首頁 > 宣教 > 中國大陸
學者提出「中國模式」宣教崛起
2008年04月17日05時04分 上午 Posted.
華人福音普傳會在最新一期《華傳路》再次以中國教會及宣教為題發文。有宣教學者見證中國教會的成長。
國際總幹事林安國在「『中國模式』的崛起:自豪與隱憂」一文認為,中國教會增長及差傳事工崛起,包括在視力、人力、動力、財力和腦力的匯集分配上形成了獨特的增長模式,他仿坊間社會經濟學的術語提出此為「中國模式」的宣教。 他認為中國已不再是被救濟、被扶助、被教育的位置,而是在靈命的深度、人數增長、跨省開荒、領袖培訓、宣教動員、信心考驗、簡樸生命、受苦心志等方面在質與量上都可作榜樣。 所謂「中國模式」有數個特色,第一是在缺乏牧者的情況下,全民都參與事奉,不同於與海外依賴牧者發展教會的氣氛。其次,在海外教會越重視西方化的神學資歷時,中國教會事奉人員卻是邊學邊做的現場式訓練,無疑更活學活用,不致脫離現實。
第三,中國教會多跨省佈道、開荒植堂,跨文化傳道打破本地由同文化開始植堂的框框。最後,他又認為在海外教會喊著「帶職宣教」及「雙職宣教」的口號時,中國信徒早已以自身商人、移民、勞工等身份在世界各地宣教。
然而他亦對「中國模式」的宣教有不少隱憂,包括缺少體制、後防支援、差傳教育、文化訓練及基金儲備等等,認為可參考海外教會經驗補不足之處。
林安國牧師認為,中國的教會及宣教模式已成不少教會不增長、人力及經濟拮据的地區的學習對象,並表示中國已不再永遠是小孩,而是誠然長大了。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