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石指,中國傳統的信任和西方企業家基督教文明的信任是不同的。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信任是在契約精神、法律框架下可以追訴、處罰的一種信任;而中國的信任是建立在血緣、地緣關系上,它沒有法律框架更不是宗法制度上的。
王石表示,現代企業制度是借鑒西方來的,東方文明本身是沒有。現代企業制度很重要的一個基石就是契約精神,契約精神同時也需要有一個法律制度為前提,恰好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和亞洲文明比較缺失的。
對於中國企業家的現狀和中國企業家的弱點,我覺得和西方企業精神、西方企業家來對比,中國最缺少的是契約精神。
一般說企業講誠信,說中國人缺少誠信,實際上中國是不缺少誠信的。王石解釋,這裡講的信任和西方講的企業家精神的信任是不一樣的。
「中國傳統中的信任是信任自己的血緣、信任自己的家族,哪怕是兒媳婦,哪怕是家鄉子弟兵,他有血緣、地緣的一種信任,是農業文明的一種,這種信任是很脆弱的,離開這個圈子就不相信、不信任。」
契約精神我們認識不認識不重要,我們要有法律框架簽訂合同,簽訂合同就要去執行。他認為現在中國的企業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西方的契約精神貫徹到企業始終。「萬科基本上是拿來主義,既然是西方來的,那我們就徹底地拿來就好,不要愛面子還要講洋為中用。」他直言道。
西方的這種契約精神是源於聖經,聖經中的契約就是人與神的約定。猶太人被稱為「契約之民」,因為他們信奉上帝,在他們觀念裡,契約是神聖不可毀壞的。他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契約,也和神所定的契約相同,決不可毀約。許多商界人士和企業都喜歡學習和效法猶太人的經商理念,而猶太人經商的奧秘在於「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