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余雋瑞談大陸職場傳福音「創意新進路」

中宣余雋瑞談大陸職場傳福音「創意新進路」
大陸的民工已成為基督徒企業家的福音對象。(圖:美聯社)
基督教在中國內地遍地開花。雖然大規模及教會主導的福音工作仍能未普及,但在社會各階層、各場所的佈道方式已漸見成熟。

對中國大陸宣教相當關心的香港中國宣道神學院的副院長、余雋瑞分享近日舉出,以往培訓國內的信徒用簡單的工具佈道,例如四律及福音橋,但這些工具不能大量流通。但他近日在國內所見具創意的職場佈道點滴,認為其進路及方式值得觀摩參考,因此與大家分享。

三個職場佈道的方式均相當不同,有的進取,有的被動;有的直接,有的間接。但相同之處是:都以中國普羅大眾容易接受的方式達到傳福音的果效。

其中一個是從事美容的商人,她在國內有生產自己美容產品的廠房,自己美容師的培訓中心,亦在各地已有加盟店,生意可算相當不俗。重要的是,她將傳福音視為首要之事,除了在公司會議室掛《聖經》關於愛的真諦的經文外,開會及查經亦必背必唱,以愛建立公司的職場文化。其果效亦是明顯可見的——美容中心培訓出來的員工信主率達七成,公司高層的員工信仰均扎根。

余雋瑞副院長親身感受她如何相當自然地向客人傳福音,她說:「你知道嗎﹖我的產品及技術能幫助妳外貌美麗,但如果妳心裡有愁煩,便會形諸於外,我便無辦法了。但有一個人可以幫妳——妳願意認識耶穌嗎﹖」在這樣的身心美的話題中,不少婦女均會傾吐自己婚姻或養兒的難題,成為福音的切入點。

另一個是髮型廊老板,他在店舖門口刻上《聖經》八福經文,店內牆身和鏡子周圍都掛上名人格言。原來其中一句來自馬丁路德的名句造就了福音的契機,那句是「當一個人為嬰兒換尿布時,上帝和天使都會微笑」。一位愁眉不展的媽媽來理髮時,看到這句後竟愁眉開展,並與店員攀談,最後聽福音,得重生,更帶了不少太太來理髮。可見上帝能使用人手所作的,成就祂拯救的工作,是人無法預計的。

他亦提到溫州的一間工廠亦著意傳福音。工廠內有一層專作聚會之用,設有講台,講後有「以道治廠」四字。老闆定意要以基督教信仰幫助民工建立美好的品格與人際關係,結果亦減少民工醉酒嫖賭及打架等行為,生產效率及管理質素亦有提升。

工廠每周有再次晨早的崇拜,此外亦印刷「廠報」,除了報導工廠的業務、嘉獎員工等消息外,亦會夾有一兩篇見證或福音訊息。余雋瑞對以廠報代替福音單張,長線向民工傳福音的方式相當欣賞,而工廠內八百多名工友中,亦已有兩百多人信主,並參加聚會,成績相當令人鼓舞。

余牧師去年在台灣一名為「中國宣教面面觀研討會」的研討會上,以「中國職場宣教的現況與前瞻」為題指出中國的職場事工在中國高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影響下「遍地開花」,認為,是海外宗教自由化國家少有的現象。職場佈道出現新的「範式」,帶各樣專業身份的基督徒甚至「職場傳道人」可以進入各行各業,無論是餐館、商店、理髮店、公司及工廠等,都可以成為大使命的恩典承載器具,也傳承差傳模式開展新的路。相信若能掌握向客人傳福音的有效方法,收割莊稼就能擴大百倍的效果。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