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更戰友們要預備行動 我不疼就是想爸爸媽媽
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雖然災害造成的傷亡沒有上次汶川地震嚴重,但當記者一步步深入報導,見到一位媽媽講述十六歲兒子睡在閣樓上,被榻下屋頂壓死,痛哭失聲,這是她唯一的兒子。我的心就開始沉入悲痛的深淵,中華民族又一次遭劫難。
以下是《成都晚報》報導中的一段:
我不疼就是想爸爸媽媽
「我不疼,就是想爸爸媽媽了……」瘦小黝黑的李奕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吊針已掛了一天,床邊的輸尿管格外醒目。她是一個留守兒童,父母在上海當建築工人。地震發生時,爺爺奶奶在地裡幹活,她在家帶兩個妹妹。地震時,奶奶衝回家一把抱住了兩個小孫女,小李奕跑在後面,卻不幸被落下的木門砸中腰部。20日晚7點多,小李奕和奶奶被軍用直升機送往成都軍區總醫院治療。小李奕被確認為盆骨骨折,需要手術;奶奶也是多處骨折及挫傷。 「奶奶,爸爸怎麼還沒來看我?」小李奕不停地問同病房的奶奶。奶奶告訴她,爸爸媽媽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他們平時都出去打工了,每年過年才見得到一次。」小李奕有些抱怨。 奶奶要被推去接受檢查,小李奕急了,大哭起來:「奶奶你走哪兒去?」幾個護士輪番安慰,才止住她的眼泪。 病房裡這下空蕩蕩的了,小李奕盯著輸液瓶發呆,玩記者的手機也沒什麼興趣。「最想見到爸爸媽媽。」她對記者說。 爸爸就要回來看我了…。
記者問:「他們傷痛的身體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但他們受傷的心靈該如何撫平?」
在鳳凰衛視特輯「最漫長的一天」中,記者跟著一位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趕回災區鄉村看家人安危,沿途拍攝縣城村鎮,及各農民、軍警和人民,景像均十分親切。因為從2000年開始,「文化更新」走入中國農村關懷已有十二年多,對中國的貧困世界留下深厚感情。
我們資助教育的數千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和青少年,我們多位義工都分擔其苦楚,非常明白他們對父母親情的想念,也用上深刻的感情,去安慰與撫平其創痛。如今見到災區的留守兒的報導,真想馬上去抱起他們,抹乾其眼淚。
文更義工從未離開過四川
自從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後,文更的義工從未離開過四川的災難,工作持續至今,重點在災後的心靈重建。美國文更主席黃偉康博士,(加州)持牌執業臨床心理學家,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前(舊金山公立醫院)精神科主治心理醫師,是心理輔導專家。5年來不斷到四川,培訓中國所缺乏的輔導與心理咨詢師。文更的捐款持續資助三百人次的災區老師和校長,到西南民族大學接受專業訓練,去安慰和輔導受苦者的心靈,這工作得到中央教委及地方教委的支持。
去年開始,香港文更決定全面以人力物力支持西南民族大學新成立「社會學與心理學院」的學生,主因在這學院將培養中國目前急需的輔導與心理咨詢人才,特別是災難後的心理治療。
計劃資助這方面15位同學及3位老師包括: 1.助學:每年人民幣7萬5千元(人民幣5,000×15位西南民族大學生) 2.社會關懷活動與研究:每年人民幣8萬元(資助3名老師各帶領5位同學進行社會關懷活動與研究) 3.項目管理:每年預算人民幣4萬5千元 西南民族大學項目總額每年人民幣20萬元人民幣 文更也資助出版了《向死而生》一書,是心理咨詢師賈佑春在輔導災民內心苦痛的個案,她自己也是受傷的醫治者(wounded healer),她也經過很多苦難,將苦難轉化為對他人的愛,再以無條件的愛心,進入絕望的深淵,創造了盼望。她和丈夫默默地與每一個受苦的人同行,受助者都在她的安慰中站起來。這書已成四川輔導工作及不同地方研究輔導的課本。期間又免費負責分發了《心理急救》一書,及六本幫助兒童克服創傷的圖書。
文更女兒廖智即到災區
文更義工在四川也遇到斷腿的跳舞姑娘廖智,為她籌款配備一套可方便跳舞的義腿,鼓勵她在全國跳舞鼓勵受苦的人,文更義工看待資助的孩子們像兒女,我們視廖智也如女兒一樣,並邀請她到美加各地,向西方人介紹這位堅強的中國人女兒。認識廖智多年,她有單純美善的心,有崇高的品格,也有來自天地大愛的理想,五年來鼓勵了很多苦痛中的人。雅安地震後,廖智已第一時間到災區,用自己經驗激勵災民,我們為這為女兒感到驕傲,這是無盡仁愛的延伸。
我們是在擁抱百年受傷的中華民族
汶川地震後,文更義工擁抱過很多很多災民,其實我們是在擁抱百年受傷的中華民族。5年來我們都親自將善款用在需要的地方,更持續到災區直接監督所有工作的進展與落實,見一個個被栽培的人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喜樂。
如今雅安蘆山地震,我們又要起程了,戰友們,預備好前進,將有大批新災民需要心靈重建,我希望先籌十萬美元,緊急應戰,這是重建受苦者靈魂的工作。文更由籌備到如今二十年,在中國不但是文化交流,更深入到最草根的人群中,成為是服侍心靈受傷者的僕人。
這是來自一種無條件的愛,因我們相信宇宙的終極真理是無限的親情慈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作者為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長)
(本文源自文更官網,題目略有改動)
照片說明 [1]日期:2013-04-2209:48:00來源:成都晚報 [2]【明報專訊】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令綿竹女舞蹈老師廖智失去雙腿和1歲的女兒,她靠義肢重新站起來,更曾在央視舞台上翩翩起舞。雅安地震後,廖智第一時間趕到災區,幫忙送糧送衣搭帳篷。面對外界關注,她昨天在微博表示,希望媒體不要再致電給她,讓她安心做事。從被救者變施救者。 28歲的廖智4月21日凌晨與救援隊抵達雅安。內地傳媒報道,她「因為曾經自己是個被救助者,現在更加希望用掌握的知識去幫助地震中受災的民眾,成為一名施救者」。憶起當年被大石板壓在廢墟下的痛苦經歷,她平靜地說:「如果我早一點被發現,醫生說我可能不會被截肢,我真的不希望其他災民也錯過了黃金救援時間。」 [3]原文網址:「斷腿美女」廖智當賑災志工:別向百姓說「要堅強」|ETtoday大陸新聞|ETtoday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24/196680.htm#ixzz2RjIh3s24? Followus:?@ETtodaynetonTwitter?|?ETtodayonFacebook 廖智在雅安(蘆山)地震災區現場,這是她發在微博的照片。(圖/取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