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馬戈思潮的探索

薩拉馬戈思潮的探索
薩拉馬戈贏得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
薩拉馬戈贏得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已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他早期寫詩和散文,直到六十歲時才開始創作小說,他的小說有一顯著的特色。《紐約時報》稱謂「想像小說 「(Imagination Novels)使他成為葡萄牙第一位得諾貝爾獎的文豪。他的視野不但洞察歷史和現實社會,而且對未來也有敏銳的識見。他對同胞充滿了同情,以諷刺的筆調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現實、想像錯綜複雜的情節吸引了廣大的讀者,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

一、以《石筏》為例:他說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的伊比利亞半島因某種自然的原因蛻變而脫離了歐洲大陸,漂向大西洋海上成了另一個世界,島上有五個人,由一隻大狗引領,後來組織一個臨時家庭。他們都徹頭徹尾的改變了。書中描述:「……半島轉變成的島嶼急速迎向災難……伊比利亞居民回返本能的生活,這為他們帶來了最好的,也帶來了最壞的。」當我讀到這一段話,我覺得他的小說,跟中國的《西遊記》有類似之處,充滿了想像力。

二、以《盲》為例:書的主角,他和他妻子開車出去,在紅、綠燈前等待時,他的眼睛忽然瞎了。他妻子帶他去請醫師驗光,那醫師為他雙眼檢查之後不久,他的眼睛也瞎了。於是那類似的情況猶如流行的瘟疫,受到感染的人,凡是與患者接觸的人,都被強制隔離安置在一間棄而不用的精神病院裡。這種橫掃全島的盲症是像徵什麼的呢?當然肉眼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乃是暗示理性的盲者,在歐洲、在亞洲、在世界任何地方,歷史上任何時代,都可以找到這一類的。以中華民族來說,「裹小腳」,俗語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那盲風曾經橫掃全國各地的時期,不知造成了多少悲劇,危害多少無辜的少女。薩拉馬戈的古道心腸所寫的小說,常常引起讀者心裡的共鳴。

三、以《耶穌的福音》為例。在這本小說中,薩拉馬戈諷刺的筆調批評政客及權力機關,他以想像描述耶穌跟抹大拉的馬利亞發生關係。這樣的內容,那簡直是把最高的榮譽給世界上冒犯上帝的人幾乎到了褻瀆的地步。然而,以文學的觀點來看,想像是文學不可缺少的一環,何況薩拉馬戈是擅長想像的一位作家。記得我曾經讀到美國一位作家的「第四個博士」一文,根據《聖經》只有三個東方博士,但是那文中的「第四個博士」是想像而產生的。那第四個博士原與三博士同行在途中遇見一個被強盜打傷在地的人,第四位博士因為救那受傷的人,到了伯利恆,失去了機會獻禮物給聖嬰孩主耶穌,當時正值羅馬兵丁屠殺兩歲以下的嬰兒。他遇見奉命執行的羅馬兵丁,連忙把他原來要獻給聖嬰孩耶穌珍貴的珍珠,送給一羅馬兵丁,以不殺那嬰兒為條件,結果第四位博士又救了另外一個人。薩拉馬戈,他那順著理性想像的那一噱頭,以純文學的觀點看,也就自然成章,不能以宗教的教義來衡量定是非,依照耶穌的登山寶訓。他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他犯姦淫了。」由此可知西方基督教傳統的國家中,大多數人不致會誤解,恐怕他們只以純文學的眼光來看,然而東方的讀者會產生不同的感想的,甚至會誤解他的原意。

總之,這位偉大的作家,他的胸襟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就會弄得面目全非。捉摸不到作者真正偉大的主旨了。

我十分欣賞在《紐約時報》上有關薩拉馬戈回答記者的一段話。他說:「我為我自己高興,也為我的國家高興。葡語系的人為得此獎已等待了一百年了……作家的角色一是保護語言,一是運用語言。」

瑞典學術獎評會稱讚薩拉馬戈的小說以想像和同情,用比喻以諷刺的筆調將捉摸不住的現實,以敏銳的目光所寫的小說,反映出社會的真相以及特具的風格。

每年,報紙上諾貝爾獎揭曉的時候,我總注意諾貝爾文學獎這一項。得獎者是誰、對他的評論、作品的內容,以及作者的經歷等等,我都會從那些資料中思考一番,並探索作家的思潮,希望自己從中能得到益處。

我認為薩拉馬戈的「想像小說」,為二十一世紀開倡了一種新的風格。記得兩年多前,我去逛舊書店,在加州卡羅拉多大道,我走進店裡。我問老闆說:「哪一類書最暢銷?」老闆指著一排書架說:「想像小說」。接著他又說:「寫得好的不多。」歐陸一帶也有這種類似的小說,英文叫Fantasy含有幻想的意義。中國早有《西遊記》。換句話說,今日,許多讀者藉這類小說,欲求脫離生活的羈絆,讓自己活在新的境界中。薩拉馬戈擅長寫這類小說,他擁有廣大的讀者群,早已聞名於世。諾貝爾獎肯定了葡語,也肯定了他所寫小說的價值。 薩拉馬戈的成功,我認為有下列諸因素:

一、葡萄牙1974年「4月革命「在思想方面解除了束縛,政府允許作家自由創作。 二、在詩與散文方面,他有一長時間的操練,奠定了寫小說的良好的基礎。 三、他早期的記者生涯,接近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使他有洞察人心的眼光。 四、對人類社會的疾苦,懷有極大的同情,那由內心發出來的愛,使內容充實,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五、對世界人類有敏銳超越的見識,我認為他是一位走在時代尖端的小說家。 六、創造的新境界、新風格給人一種新穎的啟迪,並不承襲陳舊的傳統。

從上面那三本小說的內容,那像徵的意義是何等深長。假如,從他的作品中探索他的思潮,可以發現他的品格比作品更偉大。薩拉馬戈得此殊榮的確是實至名歸!有一位叫富思特斯說:「薩拉馬戈也許應得兩個獎,除了文學獎還有和平獎。」

***** 作者: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他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和諧之歌》為他最滿意作品,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