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圓舞曲】讓愛飛翔

【生命圓舞曲】讓愛飛翔
作者:張美玲博士

今天主日崇拜的詩歌獻唱是《讚美之泉》系列的「讓愛飛翔」[按此收聽]。歌詞很有意思,值得細想:「讓愛飛翔,乘著夢想一起去翱翔,溫暖每顆心,將這世界照亮。用這份愛去關懷,去看和去明白;用這份愛去分享,讓世界不一樣。」

「現在常存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哥林多前書13:13) 。 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某牧師曾說,愛是基督徒美德中最高的表現,每個人都渴慕愛。

聖經中所說的其中一種愛就是愛人,愛鄰舍如同自己,以愛心對待別人。向人行善,不求得償。剛過去的星期六,我開始在將軍澳社區中心帶領新一期的家長英語班,教授家長用靈活的方法讓小朋友學習英語。教授英語委實難不倒我,只是教授家長去教導小朋友,對我來說這回真的帶有挑戰。花了不少心機備課,看到參與的家長努力學習,看來,比我在大學教導的學生還要勤力,我真的很感動。這班家長英語水平只有小學程度,說每一句、寫每一字,對他們來說都有相當難度。看見他們,我不能不感恩,神讓我有機會讀這麼多書。課堂後,家長很有禮貌跟我說再見、謝謝。我深深感受到我少許的付出,對這群基層婦女來說原來很重要。

今天早點兒出門,為的是要趕在崇拜前送飯給教會一位剛患上淋巴癌的弟兄。他四十多歲,獨身,父母很早過身,妹妹已出嫁。患了惡疾,他遷往服務式住宅居住,正物色外傭照顧他。教會有些婦女明白他起居飲食的需要,樂意為他預備飯菜。昨天在家,我餚了蘋果生魚湯,也著家傭預備炒飯;今早一併帶去給他。見他精神還好,也許只是剛剛打了第一支化療針,沒有太大副作用。作了簡單問候,便跟他說再見。回到教會,收到他的電話訊息:「非常多謝你的關心及魚湯」。我也簡單回覆:「不用客氣。教會常為你祈禱。勇敢面對」。看到他開始抗癌之路,我難免想念父親;父親抗癌、打化療的片段,一幕幕隨之浮現。剎那間,我的心真的如刀割,傷痛的感覺又再浮現。我明白病困者的感受,我為這位弟兄送上的只是一杯涼水,實在微不足道,只盼他能勇敢面對。

施比受更為有福。倘若我們付出的愛能溫暖每顆心、照亮這世界、用生命影響生命,我們的日子就沒有枉過。在父親過身後,這份感動感受猶深。前面的路有多長,沒有人知道,只有神知曉。每天清早起來活著,就要感恩。我只希望好好活每一天,珍惜身邊人,用愛去讓世界不一樣。

*********

作者為張美玲博士,現於香港大學任教,為銅鑼灣浸信會會友,曾任多屆理事及詩班班員。讀者可電郵至 lisa@hku.hk 與作者分享。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