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知不覺中染上賭癮。可是她從來不承認自己有賭博問題,且愈賭愈大,三四年間欠下的「貴利數」累積至十萬,更到了失去理志的地步,曾以相死威脅子女替自己還債。她二女出嫁時她要脅說「不借錢不出席」。
原來她是明愛展晴中心正在跟進中的一個戒賭對象。該機構一直為受賭博問題影響的家庭進行輔導,由03年至11年接收154位沉迷賭博的家庭主婦,並協助她們重新建立健康的人生,而戒賭成功率為65%。
協助調解家庭紛爭 讓各成員團結一致
明愛為賭徒提供多種形式輔導,包括賭徒的個人輔導、賭徒與家人的集體輔導、賭徒的家人輔導等,按情況而定。
註冊社工劉德正解釋家庭輔助是把家人聚集,由輔導員的協助下一起討論如何解決母親賭博問題。他指很多時候大家可能因為意見不合而造成「六國大封相」:有的說一定要母親還債、有的就在責怪母親、有的就認為要其他方法等等……這樣往往令問題惡化,而輔導員要作調解員的角色,讓成員明白如何有效地幫助母親才是最重要。
「不離、不棄、不借」
欠債的母親通常無力償還債務而要問家人借錢。劉指九成的子女會為她們還債,兩成甚至成為擔保人。雖然這是出於關愛,但他指出這是治標不治本之法,子女應以「不離、不棄、不借」的原則來協助她們戒賭,只需要維持她們生活的基本需要,例如每天少於$200,亦不要給太多額外的零用錢。子女要盡量支持她,陪她一起漫長的戒賭路。
明愛家庭服務社工伍淑萍指雖然爛賭母親雖然沉迷賭博,但其實心裡十分愛家人。社工很多時候會打「感情牌」讓她們感受子女的愛,以情感動她們放棄賭博。而輔導員就是要協助她們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並放棄以賭博來換取一時之快。
雖然戒賭的成功率近七為,劉卻引述外國研究指成功戒賭者平均有6至7次會「翻賭」。伍指曾有戒賭者表示盡了努力但有時也抵制不住誘惑,賭了一兩回,家人卻只有責怪,這時伍就會為她們打氣。他又說其實每一次的失敗某程度上也能成為她們的鼓勵,如若過了較長時間才有「翻賭」行為,就視為進步的表現。
兩位社工都認為戒賭是一個長期的戰爭,家人必須保持理性,並以溫柔忍耐的態度給予母親最大的支持,鼓勵她們重新投入社會,找到人生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