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饑饉8小時啟動 逾九旬長者為助建校不怕挨餓

耆英饑饉8小時啟動 逾九旬長者為助建校不怕挨餓
陳婉嫻和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聯同3位「耆英饑饉老友記」呼籲「老友記」齊齊支持饑饉活動幫助內地孩子。(圖:宣明會)
由香港世界宣明會、香港浸信會醫院區樹洪健康中心及香港電台第五台合辦的一年一度盛事「耆英饑饉8小時」於28日正式啟動,期望凝聚2,000名長者的愛心,透過挨餓8小時,身體力行籌款為江西戴家埔中心學校近900名師生興建教學樓及宿舍,活動目標籌款額為港幣180萬元。

「耆英饑饉8小時」一直深受長者支持,參加活動已有9年的「饑饉姊妹花」簡潔珍女士(96歲)和羅惠芳女士(95歲),來自同一安老院,年幼時都經歷過戰亂的艱苦生活,對幫助有需要的人有深刻體會。簡潔珍幼年失學,深明知識的重要:「自己雖然一把年紀,但仍能藉著參加耆英饑饉活動幫助內地孩子,改善學習環境,感到很有意義。」羅惠芳在戰亂時嘗過挨餓的滋味,只能以木瓜、番薯或椰子等食物裹腹,明白到內地貧困孩子的苦況:「只要付出少許,就可以切實地幫助內地的孩子,雖然自己年老,我還有一點力量,都會去做。」

另一位參加耆英饑饉活動連續14年的「資深饑饉老友記」潘新先生(89歲),他分享時表示,由於過往只讀過3年小學,明白教育對孩子將來的重要:「我很高興可以盡一分力幫助內地的貧困孩子,讓他們在較理想的環境中學習,助人為快樂之本!」

在啟動禮上,陳婉嫻女士和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聯同饑饉「老友記」和嘉賓,合力砌出高4呎、闊4呎的「饑饉大飯碗」標誌及理想校舍砌圖,以呼籲一眾長者發揮「老有所為」的精神,加入饑饉行列,幫助內地貧困的兒童改善學習環境。陳婉嫻和涂謹申更分享了他們挨餓的經歷及幼時求學生活,並鼓勵「老友記」齊齊支持饑饉活動幫助內地孩子。

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表示:「中國近年經濟增長迅速,然而由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全國仍有1億2,20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每日只有人民幣6.3元收入。在偏遠山區有不少學校因為缺乏資源,急需重建和改善學習環境。希望更多『老友記』支持和關注內地孩子的需要,為孩子創造理想的校園。」

今年「耆英饑饉8小時」已踏入第23年,主題為「愛心建校 長幼同行」。活動將於9月12日(星期三)上午8時至下午4時假香港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歡迎50歲或以上的長者向所屬的機構或團體登記參加;如屬個人參加者,可致電宣明會熱線2394 2394查詢。大會設立了男女松柏大獎、個人最高籌款大獎、團體最高籌款大獎及最多籌款人大獎,以表揚熱心的參加者。每位參加者最低籌款額為港幣100元。活動截止報名日期為8月10日。過去22年,耆英饑饉活動共籌得善款超過3,000萬港元,累積超過40,000名人次參加,幫助內地有需要的同胞。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