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全被拒捐血反應大 揭同性戀深層恐懼?

陳志全被拒捐血反應大 揭同性戀深層恐懼?
被巿民選為立法會議員後「出櫃」的陳志全上周遭紅十字會拒絕接受捐血後炮轟紅十字會歧視同性戀者,卻被網民反駁漠視巿民的利益與安全。紅十字會則以公眾的利益為重,堅持不接受愛滋病高危的同性戀人士的捐血。

由於血液的安全事關重大,紅十字會對於捐血者有嚴謹的指引。其實除男男性行為者外,曾於瘋牛症高危時期及地方居住的人士亦不會獲接受捐血,安排相當公平合理。

陳志全指外國一些國家已撤銷禁止同性戀者捐血的規定,暗示紅十字會的安排「落伍」。而事實是那些國家仍重視同性性行為的愛滋病風險。英國規定捐血者必須過去12個月沒有同性性行為,加拿大更將禁期定為5年。

他又指紅十字會不應針對同性戀社群,而應是高危的性行為人群。而紅十字會則回應他們密切檢視本港愛滋病發病情況而作出指引,是針對個別行為而非特定人群。

雖然說同性戀不等同肛交,但男同性戀者與肛交有密切的關係,可說他們的高危行為變相排斥了自己捐血的機會。

同性戀者一直是愛滋病的高危人群本港今年首季報告顯示雖然同性戀人口只為極少數,但在139個新個案裡,同性性接觸的感染數字(51宗)卻超異性性接觸者(43宗)。而因輸血而感染愛滋病的個案是零,可見紅十字會對捐血的守則把關得當,令巿民安心。

其實不單紅十字會,活躍同性性行為的同性戀群體亦對肛交的高危有相當的恐懼。例如有同性戀者在網上極力呼籲「請我們同志正視愛滋,不要再為反對而反對!」促同志正視肛交高愛滋病風險的問題,不應將問題推到不安全性行為上,忽視問題的嚴重性。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