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珊專輯五年虧950萬元 康希堅持稱教會無虧損

何耀珊專輯五年虧950萬元 康希堅持稱教會無虧損
26日,城市豐收教會創辦牧師康希上證人欄抗辯的第12天,接受控方盤問時,康希證實何耀珊的華語專輯和美國英語單曲在2003年至2007年裡虧損950萬元。5年中,只有2004年賺了52萬元。

由思創(Xtron)和玻璃制品公司Firna分別在2007年和2008年發售給教會的債券,是康希和五名副手被指失信教會5060萬元基金案件的焦點。

康希和副手被指為協助制作公司思創收支平衡,計算了何耀珊的專輯銷量,並將此設定為城市豐收教會會員購買的目標。不過,康希強調,他們只是鼓勵並未強迫會員購買唱片。

主控官王守仁副檢察司舉出數則電郵和三名副手周英漢、陳一平和黃玉音個別的口供書指控康希及助手都知道何耀珊的第一張專輯預計僅能賣出20萬張,其收益無法讓思創在兩年期滿時向教會贖回1300萬元債券。並指出,教會認購思創債券屬虛假投資,實則挪用教會公款資助何耀珊進軍美國。

康希否認控方的指控。他抗辯說,嘻哈巨星兼音樂制作人韋克萊夫相信專輯能賣出數百萬張,但他們保守行事,預測的是150萬張銷量,不記得有20萬張唱片銷量預測這一回事。

被告還辯稱,何耀珊出專輯是在執行教會“跨界計劃”的傳教使命,再次提出:交易沒給教會造成不當的損失。

控方不同意這項辯詞,並引述康希3名副手的口供書想進一步證明思創債券交易是幌子。

周英漢曾向商業事務局承認,思創債券不是真實的投資,目的是要為何耀珊的跨界計劃集資。陳一平在錄口供時,同意教會把思創當成渠道,把公款轉去資助何耀珊的歌唱事業。黃玉音則說,教會與思創在交易中盡量保持獨立,思創也分開運作,可是教會還是擁有思創的權益。

康希不同意這三名副手上述口供內容。自兩周前開始供證以來,康希一直稱涉案交易都先由審計師和律師過目,再由教會管委會通過。26日的庭審上他一度承認的確沒有文件記錄管委會曾就認購思創發售的第一項債券進行討論和批准。

但四小時後,康希稱投資無需管委會的批准,因為管委會已授權基金經理周英漢的公司2500萬元額度內的投資。

控方指出被告在教會認購思創債券前未向審計師馮道清師咨詢,事後咨詢交易也不關注投資是否合法,而是關心這些交易要不要在財務報告中披露。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