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企業是社會服務界一項嶄新的服務概念,殘疾人士不再是服務使用者的身份,而是真正的企業僱員,他們需擔當與一般僱員相同的工作與責任,讓殘疾人士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發揮所長,融入社會,同時亦讓社會人士認識他們的工作能力,促進社區和諧共融。救世軍屬下的三項公益企業包括: SA池畔餐廳、沙田家品店及沙田公園小食亭,而其中池畔餐廳及家品店均獲得社會署「創業展才能」計劃支持開展業務。
公益企業之一的SA池畔餐廳,座落於馬鞍山公眾泳池旁邊,環境優美餐廳內的落地玻璃,可透視窗外藍天碧水的泳池景色,在陽光與水波掩映下,無論想三五知己共享一頓健康美食,又或者想獨自靜享一杯香濃咖啡,池畔餐廳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般食客在享受美食之餘,很少會留意到餐廳內有一班特別的員工,包括待應及廚房內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殘疾人士,當中有弱智人士及精神病康復者,這足以証明殘疾人士的服務表現與一般人的表現沒有多大分別,他們的服務態度甚至有更優越的表現。
除池畔餐廳外,其餘兩個聘請殘疾人士的公益企業,分別是位於沙田乙明村,將回收物品整理後出售的「沙田家品店」,及位於城門河畔,為遊人提供售賣冷熱飲品及小食的「沙田公園小食亭」。
公益企業僱員與一般員工的工作無異,他們必須完成上司指派的工作,包括接待客人、售貨、收款、甚至貨物處理等。在「創業展才能」計劃起動機金資助開業後,公益企業便需要自行負責其業務的盈虧,面對與外界商業機構直接競爭,這是殘疾人士向社會各界証實他們實力的時候。
公益企業僱員分享:
本身是精神病康復者的阿玲(假名) 分享:「長期病患令我對自己的樣貌、身形及工作能力都失去信心,所以一直害怕與人接觸,但在池畔餐廳工作後,<餐廳好像是一大家庭,同事的接納令我重新建立自信,性格也比從前開朗得多,現在我不再怕接觸陌生人,相反希望能為每位客人提供最親切的服務,我想讓食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救世軍三項公益企業簡介: 《SA池畔餐廳》:<餐廳座落於馬鞍山公眾泳池池畔,與馬鞍山公園為鄰餐廳內的落地玻璃,可透視窗外藍天碧水的泳池景色,除擁有令人舒懷的自然景觀外,<餐廳更供應中西健康餐飲服務、推介健康烹調方法,是一個與良朋共聚的悠閒好去處。 地址: 沙田馬鞍山鞍駿街33號 (馬鞍山公眾泳池側) 電話: 2633 0980
《沙田家品店》 救世軍一直提倡循環再用的環保精神,透過本軍的循環再用計劃,將循環回收的物品整理後在店舖出售,同時亦設物品回收站,將環保精神帶進社區。 地址: 沙田乙明村明耀樓70-72號地下 電話: 2636 6113
《沙田公園小食亭》 位於沙田中央公園內,小食亭為公園遊人提供,小食及冷熱飲品,同時設有流動小食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