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佳沁是马来西亚华人。她中学毕业后毅然离家,怀揣著出国留学的梦想,只身来到陌生的三藩市。没有家人朋友在旁,所有问题都得靠自己解决。
她在唐人街租了一个单间后,便立刻找工作赚学费和生活费。然而,她学生的身份、语言的限制却令找工作极其困难。她甚至想帮别人带孩子,别人却嫌她太年轻。陈佳沁跑遍大大小小餐馆、洗衣店、杂货店,最后只能找到一份低薪水的工作。
异乡人的呼喊
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她财政的窘迫。她只好打双份工,朝11晚6,更为了省下公车费,走路往返学校与宿舍。
辛苦的生活让陈佳沁无助、孤单,她常夜里流泪,却不敢告诉家人。她觉得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常常祷告,并不断求问:"上帝,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在这里是要做什么?"
陈佳沁当时还未成为基督徒,她只是一个对信仰好奇,并喜欢祷告的人。没多久透过身边的朋友,陈佳沁认识了一位牧师。一次牧师跟她说:"耶酥因著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我们也因著他的死,罪得赦免。"
当时,陈佳沁并不以为然——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个罪人,然而她还是选择信主,把这当成一根遇难时的"救命浮木"。信主后,她每天迫切地为自己窘迫的财政状况祷告,但希望上帝有求必应的同时,不要来掌管她的生活。这种错误的信仰观使她离开了教会很长时间。
拒绝让神介入生命,想靠一己之力在异乡闯天下的陈佳沁开始想放弃读大学。她觉得打工可以赚更多的钱,衣锦还乡过富裕生活。这时神在梦中对她说,"孩子,不能不上学,一定要完成你的学业。"她想起自己来美的大学梦,于是她坚持完成了学业。
流落世俗终得回"家"
毕业后,她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电脑公司担任电脑推广。因收入微薄,她又想再兼职调酒师。这时,神第二次介入了她了生命说:"她以前没有时间去教会,你现在还没有时间吗?"她恍然想起曾与上帝有约说,当她毕业后不用再交学费时,她就会回到教会。就这样她回"家"了,开始参加团契和主日崇拜。
一次敬拜,唱到"主啊,我爱你"时,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和神之间未建立爱的关系。她看到自己根本不配爱神。她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罪:自以为是、偏行歧路、做了很多不合神心意的事情。然而,主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孩子,我已经为妳洗尽了一切的罪,妳是配得来爱我的。"
她流下了痛悔但喜乐的眼泪——她开始真正明白自己的信仰,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更积极地投入查经和服侍中。
屡堕深渊 上帝恩手不放弃
在信仰火热时,她认识了教会弟兄严广昭,很快结为夫妻。婚后的陈佳沁开始追逐她的另一个梦想:开一家马来西亚餐馆。她丈夫十分支持,倾尽全副积蓄圆了她的梦想。餐馆开业后,严广昭转为半职工程师,每日半天在餐馆帮忙,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
起初他们坚守爱神的原则,夫妻约好不管生意好坏,在安息日都关门返教会敬拜上帝,并鼓励店员返教会,或让他们有一天充份休息。虽然不少客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但开店之初凭借著这样的信心,上帝就祝福他们的餐馆,生意十分红火,比起做足七日的餐馆生意更好。
钱越挣越多时,诱惑也随之而来。每天大量流动现金,他们开始听从别人的提议,偷税、漏税。后来上帝坚固夫妻俩的信心,让他们明白他们是神的儿女,相信神的恩典够他们用的,使他们不至于落入撒旦的手中。
开业的第四年,他们因为找不到厨师而遇上危机。严广昭辞去了工作,全职在餐馆做起了大厨。问题虽得了解决,婚姻生活却亮起了红灯:习惯一个人管理餐馆的陈佳沁,听不进去先生的意见。夫妻24小时在一起,矛盾也越来越多,他们把家里的问题带到餐馆,把餐馆的问题带到家里,关系恶化至彼此憎恨,停止对话的地步。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神介入他们中间,让痛苦成为磨练,让他们学会彼此谦卑、顺服,学习良好的沟通。因著共同的信仰,确信自己深爱对方,最后在神的爱里破镜重圆。
如今,餐馆进入了第九个年头。陈佳沁夫妻更投入地服侍餐馆的同胞,向周围的人传福音,并带领更多的人信主。他们感谢上帝一路的带领,不管是婚姻还是事业,都有著上帝丰富的恩典。上帝让他们更成熟,荣耀祂的名。
(见证故事来源:恩雨之声 《没有放弃》)
《没有放弃》全片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