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計劃更棒 費蘭度講述親身奇妙經歷

上帝計劃更棒 費蘭度講述親身奇妙經歷
費蘭度博士的訊息同時傳達城浸及轉播站數千信徒。
來自斯里蘭卡歸主協會的費蘭度博士來港主領港九培靈研經會,講述了編自他的講章、一本名為《在這個時刻,基督徒應該怎麼做》的小書如何奇妙地傳遍世界,幫助近80萬閱讀這小書的人。

原來這是一段有趣的故事:一個灰心失意的傳道人如何無奈放棄自己的計劃,卻無意參與到上帝更大的計劃中,成就祂的旨意。

費蘭度博士向現場加上轉播點數千信徒說:「你知道嗎?當你事奉神的時候,主為我們所定的事情是最好的。」

他回看三十五年中當青年歸主協會總負責人的時候,很多時因為他的國家情況或機構的需要,需要放棄自己的個人計劃、或事情不按他所想的發展,但是上帶領下結果反而出人意料。

他說:「我有很多的計劃都要放棄,但我所有的夢想都已經實現了。雖然不似我所計劃的那樣,而按照神所喜歡的,這樣很多時候的結果更好。」

提到《在這個時刻,基督徒應該怎麼做》一書的事,他娓娓道來,歷歷在目:

「我記得,2005年1月我準備到美國退修的時候寫了一本書。太太問我,我也告訴她我已經預備好了。但04年12月發生了海嘯,雖然青年歸主協會沒有我的幫助也能夠渡過困難。但看到國家面臨的災難,我知道我一定不能夠走開。

因為我的英文比較流暢,而其他同工並不是。當時每天有很多書信來往,最高峰時也有250封之多。我要坐下來逐一回覆這些電郵,當中很多的電郵也是關於金錢的。有些人希望向我拿錢,所以我需要回覆他們。」

除了忙得透不過氣來之後,他念念不忘的寫書計劃亦頓成泡影,「本來我是打算寫關於申命記的書,但結果不成功,所以覺得自己很可憐。」

但是上帝的工作相當奇妙:「當時我甚至工作到半夜。一天在睡覺前的祈禱中,我發現那篇講義並不合用,便回到書桌再次修改。完成後,我再次祈禱,又覺得還是不合適。時間到了,於是我乘上汽車。然後我看見我的女兒,因為她也要上班。她便問我:『爸爸,你準備說什麼呢?』我回答:『沒有,但主必有預備。』」

結果主果然為他有特別預備:「到了禮拜堂後,我開始有了思緒。當別人一邊讚美,我快速記下來,然後我與他人分享。同工和主任牧師跟我說『你應該寫下來』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對弟兄姐妹說有關海嘯的問題。於是我便寫下了,並發電郵給我的朋友。」

事情到此還未結束,好戲還在後頭。

「然後,我收到了一個中文的網站的請求,他們希望把文章轉載。一份荷蘭的報章也問我:「能不能讓我轉載在報紙上?」然後又有另一組的人希望讓他們印刷,所以在海嘯之後有十萬冊《在這個時刻,基督徒應該怎麼做》印製出來。

RBC機構用三種語文來印刷這個小冊子,幾個月後,巴基斯坦有地震,他們只把地名修改了,便重新印刷。又過了幾個月,美國又發生了大颶風,於是又把地名修改了,印刷了39萬冊。日文也有印刷,在關東地震中又發揮了它的作用。最後,葡文、緬文版本也相繼印刷。」

據估計,全球有80萬人看過這小冊子。自己計劃的書未寫成,上帝便透過灰心的費蘭度博士的手去鼓勵世界各國災難中的人們,可說是相當奇妙的故。

費蘭度博士為這件事作了一個相當有趣的總結:「在我人生中,從來也沒有印刷過這麼多的字,而我居然抱怨被迫留在斯里蘭卡而無法寫書。」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