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走了"?

圣诞过了,耶稣也走了,教堂里空荡荡的,星期天也没什么人上教堂,教堂无法再支持下去,便以一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画家,画家准备把教堂改建为一间小型博物馆,这是发生在德国乡村的一个故事。 据德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在未来几年里,德国将有一半的教堂关闭,教堂将改为其他用途。到2015年时,现有的二万四千五百间天主教教堂,将有七百间教堂会关闭。 一些教堂将被移民多的族群买下,作为他们的信仰活动场所,其他教堂被改装成餐馆,咖啡店,俱乐部,除了教堂的大玻璃还让人可以认出一些教堂的特征外,教堂已完全改观了。德国人叹道:"耶稣走了"。 造成教堂关闭的原因,除了移民增多外,最重要的还是德国人越来越不愿意有任何束缚,他们倾向于自由自在和无约束的生活,因此他们不愿意固定上教堂,更不愿 意固定在一间教会和固定在一个政党,原因是他们越来越不信任任何一个组织或机构,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德国人曾对共产主义垮台抱有极大希望,但现实让他们十 分失望,因此他们选择不再相信。 另外,人口的减少,也造成了教堂的人数的下降,也导致了教堂的经费紧缺。按德国的改革宗机构的估计,到2030年时,改革宗教派的基督徒会员数将从现在的2560万下降到1700百万,教会的收入将从现在的54亿元,下降至27亿元。经费的减少导致神职人员的失业。例如路德会自1990年以来,神职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 德国是基督教新教的发源地,历史上基督教文明程度十分高,而教堂更是遍地都是,几乎每个乡村,教堂都是必不可少的地标式的建筑物。如今许多教堂关闭了,剩 下的也是名存实亡,会员一百人的教堂,周日里只有十几位会出现。教堂越来越依赖于少数的信徒,而有时不得不向非信徒求助。 对比德国的情形,美国的情况似乎还好,至少教堂没有被改为餐馆,咖啡店,许多移民社区的基督教会,会接手越来越多的教堂,于是出现了一个教堂在周日有好几 堂不同语言的聚会的情形。例如在南加州一间可坐200人的教堂,周日有英语堂,中文堂,西班牙语堂和韩国语堂,四堂崇拜,每堂聚会的人数不等,有十几人到百多人都有。这还算好的,另一间教堂周日有三场崇拜,分别为基督教崇拜,犹太教崇拜和伊斯兰教崇拜。 看来,西方教会在讲发展之前,还得认真考虑生存的问题。 ***** 此文原发表于2007年3月5日山行文化网(www.a1126.org) 作者:朱易,曾任教于中国中南大学,现任《国际日报》总编辑。著有《活出不平凡——现代西方十大品格典范》(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国长春藤大学校长演讲集》(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教会发展大趋势》,《重回安提阿教会》,《从为奴之家到应许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著作。 专栏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和观点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