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小童群益会的"关注青少年吸毒问题专责小组"在去年2月至12月期间,进行了一项有关"网络毒品资讯及网上介入计划可行性"的研究。小组根据全港中学概览2009,向深水埗及观塘两区的所有文法中学的初中生,以班级为单位的序列式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共1215份。小组亦透过焦点小组及深入访谈,更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并作详细分析。
网络毒品资讯成吸毒温床
调查结果发现,通常在网吧上网的171个受访者当中,有10.5%曾经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比其他受访者吸毒的机率高出10倍。而主要上网时段为深宵和清晨的213个受访者中,有10%曾经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比其他受访者吸毒的机率高出6倍。
在网吧为主要上网地点的受访者中,吸毒人数达18人,占全数28个报称曾吸毒的受访者的64%;在深宵及清晨时段上网的受访者吸毒人数达21人,占全数报称曾吸毒的受访者的75%。
调查还显示,上网时间越长者于未来两年染毒的机会亦较高。而受访者在网上浏览的毒品相关资讯中,若内容是一些缓害资讯、鼓励吸毒资讯、或毒品的一般服用方法,或是受访者曾经针对毒品讯息而作出过行动,其于未来两年会吸毒的机率较其他受访者为高。
研究亦发现曾于网络上接触过"抗毒资讯"与日后会否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没有强烈的反向关系。不过与家人关系良好者,会减少于未来两年使用毒品的机会。
建议加强网络外展工作
香港小童群益会总干事罗淑君女士表示,在网吧上网的一群同时也是偏差行为意向较高的一群,而且政府为清贫学童提供上网资助之后,将有更多青少年于网络接触有毒资讯,她建议加强社工在网吧开展接触工作,及早识别出有需要的青少年。
她表示,专业社工可以网络外展形式,于网上到青少年经常流连的网站、网志、及以msn等接触他们,以便作出适切的介入与辅导。
建议规管网吧营业时间
机构亦指出现时的"网吧"大部份均为24小时营业,加上现时法例未有制定相关的年龄限制,建议政府参照电子游戏机中心的营运模式,规管网吧的营业时间至午夜12时,以阻止青少年于深宵和清晨时段或长时间流连网吧。
建议杜绝网络毒讯传播机制
机构还建议网站或网络公司设立一个简便的"网上毒品通报机制",在网页内增设一"连结",当发现有鼓励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资讯时,可即时透过有关连结,通知警方、网站管理人及网络公司,以阻止有关消息继续传递。
建立良好家庭关系
由于调查显示家庭关系好者染毒机会亦低,机构鼓励父母多付出时间和行动,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子女在生活中看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关怀、信任和尊重,以致子女能建立对己对人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能够爱自已,亦能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