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深宵流連網吧青少年染毒率高十倍

機構建議規管網吧營業時間 舉報網絡鼓勵吸毒資訊

調查顯示深宵流連網吧青少年染毒率高十倍
香港小童群益會的「關注青少年吸毒問題專責小組」昨日發佈調查結果,指出經常深夜上網及浦網吧的初中生,染上毒癮機率較一般學生高六倍和十倍。(圖:小童群益會)
青年人「索K」的過程及照片被公然上載至互聯網上,一連串青少年因吸毒而死亡或出現身體問題的個案陸續被揭發,引起各界對青少年吸毒問題的強烈關注。一項關於網路毒品資訊與青少年吸毒的調查顯示,經常深夜上網及浦網吧的初中生,染上毒癮機率較一般學生高六倍和十倍。前線社工建議政府規管網吧營業時間,加強社工網絡外展工作,以及增加舉報網絡鼓勵吸毒資訊的機制。

香港小童群益會的「關注青少年吸毒問題專責小組」在去年2月至12月期間,進行了一項有關「網絡毒品資訊及網上介入計劃可行性」的研究。小組根據全港中學概覽2009,向深水埗及觀塘兩區的所有文法中學的初中生,以班級爲單位的序列式隨機抽樣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共1215份。小組亦透過焦點小組及深入訪談,更深入瞭解有關情况並作詳細分析。

網絡毒品資訊成吸毒溫床

調查結果發現,通常在網吧上網的171個受訪者當中,有10.5%曾經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比其他受訪者吸毒的機率高出10倍。而主要上網時段為深宵和清晨的213個受訪者中,有10%曾經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比其他受訪者吸毒的機率高出6倍。

在網吧為主要上網地點的受訪者中,吸毒人數達18人,佔全數28個報稱曾吸毒的受訪者的64%;在深宵及清晨時段上網的受訪者吸毒人數達21人,佔全數報稱曾吸毒的受訪者的75%。

調查還顯示,上網時間越長者於未來兩年染毒的機會亦較高。而受訪者在網上瀏覽的毒品相關資訊中,若內容是一些緩害資訊、鼓勵吸毒資訊、或毒品的一般服用方法,或是受訪者曾經針對毒品訊息而作出過行動,其於未來兩年會吸毒的機率較其他受訪者為高。

研究亦發現曾於網絡上接觸過「抗毒資訊」與日後會否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沒有强烈的反向關係。不過與家人關係良好者,會减少於未來兩年使用毒品的機會。

建議加強網絡外展工作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羅淑君女士表示,在網吧上網的一群同時也是偏差行爲意向較高的一群,而且政府為清貧學童提供上網資助之後,將有更多青少年於網絡接觸有毒資訊,她建議加强社工在網吧開展接觸工作,及早識別出有需要的青少年。

她表示,專業社工可以網絡外展形式,於網上到青少年經常流連的網站、網誌、及以msn等接觸他們,以便作出適切的介入與輔導。

建議規管網吧營業時間

機構亦指出現時的「網吧」大部份均為24小時營業,加上現時法例未有制定相關的年齡限制,建議政府參照電子遊戲機中心的營運模式,規管網吧的營業時間至午夜12時,以阻止青少年於深宵和清晨時段或長時間流連網吧。

建議杜絕網絡毒訊傳播機制

機構還建議網站或網絡公司設立一個簡便的「網上毒品通報機制」,在網頁內增設一「連結」,當發現有鼓勵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資訊時,可即時透過有關連結,通知警方、網站管理人及網絡公司,以阻止有關消息繼續傳遞。

建立良好家庭關係

由於調查顯示家庭關係好者染毒機會亦低,機構鼓勵父母多付出時間和行動,與子女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讓子女在生活中看到父母對他們的愛、關懷、信任和尊重,以致子女能建立對己對人的同理心和責任感,能夠愛自已,亦能愛別人。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