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商道论坛】基层及社区转化——前线机构分享实战经验

【使命商道论坛】基层及社区转化——前线机构分享实战经验
教关总干事马秀娟分享了"教关"的理念,透过建立网络将基督的身体不同个体的恩赐连结起来,共同在地上将天国临在社区基层中。(图:基督日报)
【使命商道论坛】基层及社区转化——前线机构分享实战经验
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副总监罗瑞云表示协会的工作是将光透进黑暗的社区。(图:使命商道)
丰盛社企学会、使命商道于1月18日举办"使命商道论坛",主题为"同行实践•看见信仰",聚焦基层及社区转化。教会关怀贫穷网络总干事马秀娟及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副总监罗瑞云在"基层及社区转化"主题分组里分享她们事工的丰富经验,与现场关怀社关的听众互相探讨。

教会关怀贫穷网络马秀娟博士:服侍基层源自耶稣对人怜悯的心

教关总干事马秀娟指出"教会关怀贫穷网络"名称中,"教会"代表耶稣的身体,而"关怀贫穷"则是"耶稣的心志"。教关在各个区域建立"网络",致力于关怀贫困的社区。

她指出基层群体给人的印象是贫穷,这些群体的需求多样,包括医疗、食物、亲子关系和社交支持,"然而不仅是经济上的贫穷,还包括动力的缺乏,越来越多年轻人失去了寻找和工作的动力,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重新找回这种动力。"

有见及此,"教关"除了物质援助,还开设各种课程让弟兄姊妹能够在学习和外展体验神的丰盛:"我们与神同行进入基层朋友的生命,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当我们发自怜悯的心进入他们的场景, 与他们同哭一起经历这份痛苦,而这份心痛源自于神,并且将这份感动化为行动。"

寻找志同道合者建立服侍网络

除了做到关怀贫穷,教关亦实践"网络"的使命,透过不同的网络行动起来,"教关的网络其实是基于耶稣所建立的强大网络,它将不同的个体和恩赐连结起来,共同在地上建立天国。在工作场所和学校中,我们都是这个网络的一部分。"她呼吁大家反思:"我们是否充分利用神所赐的网络,作为耶稣的子女,将这份爱分享出去呢?"

对于如何建立这个网络,马秀娟建议寻找合作志同道合的伙伴,探索可行的合作方式,或与三数相熟的家长或教会服务人员组成小组,开始行动:"当我们开始行动时,圣灵会引导我们的方向。教关也乐意帮助大家寻找同伙,目标是在十八区见证天国的临在。正如主祷文所说:愿祢的国降临,愿为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马博士又说:"如果社区有人情味、有幸福感、有邻舍互助精神,社区就充满了色彩。"去年佐敦华丰大厦火灾时,教关的佐敦小组立即动员了四十多人寻找受影响的居民并提供协助。此外沙田水泉澳邨刚兴建时,有牧者提醒她要尽快进驻并为这座三万人的社区祈祷。十多年后,水泉澳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2023年水泉澳一单位发生火灾时,教关立即启动义工前往灾区,并联络受灾住户,提供所需的帮助。教关的牧者也与房屋署联络为受灾者提供临时住宿,最终一些受助者加入了教会。

马秀娟最后提到政府正在发展北部都会区,预计将有大量人口迁入。教关已经与北区的牧者联络。她指出虽然那里现仅有几间小型教会,但福音的机会依然庞大。当地的一间教会与一所佛教学校合作服务长者,教关也将与他们携手合作,呼吁大家迈出一步,并欢迎与教关一起同行。

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罗瑞云女士:爱心服侍如同光照进黑暗

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副总监罗瑞云亦分享协会的信念:"每一个人都拥有神的形象、天赋的才能和梦想,这些都需要被肯定,他们渴望在困境中找到出路。"这一信念深刻影响著协会对无家者的服务方式。

罗瑞云表示无家者分为两类:"有瓦遮头"和"没有瓦遮头"。"有瓦遮头"是指在行人隧道或桥底下的露宿者;"没有瓦遮头"则是指那些有临时住所,但环境恶劣,露宿者觉得自己好似是无家者。

根据协会的观察,无家者的需求甚广,涵盖经济、教育、住房、身心灵支持以及福音的需求。「所谓的『需求』,除了考量个体本身,还要视乎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当教会位于社区中,较容易掌握区内无家者的实际需要,例如协会派遣护士进行街头健康检查,并帮助他们寻找工作以解决经济问题。然而,如果教会的义工们并非居住在本区,他们对这个社区的需求了解就会有限,自然更难以提供有效的服务。

协会扶贫方向:让无家者发光作盐

因此,协会从2017年开始围绕紧急支援、复康及发展三大方向来帮助扶贫,首先处理紧急需要,然后协助他们恢复自我能力,最终根据他们的恩赐和潜能发展并影响周围的人,让无家者也能发光发盐。有无家者信了耶稣而且加入了协会成为导赏员。该名导赏员曾经因赌博导致破产、无家可归、离婚、女儿也失联。他在一次带团中分享身世,团友立即为他祈祷。两周后,他意外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发现她已经信了主。父女重聚后,见证了女儿的成长,包括毕业和结婚,现在她已经成为社会工作者。

她形容协会在社区的服务就像一束光照射进黑暗,若只有微弱的光亮则无法看见真正的希望,因此需要集合更多人的力量。义工们的探访不是短暂行动,而是需要长期建立关系,过程大家一起唱诗歌、祈祷、互相支持,就像建立一个无墙的教会。

罗瑞云鼓励大家服侍社区中有需要的人:"当我们的眼光转变,你所做的一切也会不同。求神赐予我们一个新的视角,看到对方深层的问题和需求,从而制定属灵的策略来应对。同时,求神帮助我们连结不同的群体,因为我们的人手、能力和智慧都有限。惟有透过彼此配搭,万事才能互相效力!"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