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文化抗歪风 219间学校获"关爱校园"荣誉

关爱文化抗歪风 219间学校获「关爱校园」荣誉
关爱文化抗歪风 219间学校获「关爱校园」荣誉
青少年染上赌博、沉迷上网、滥药、辍学、黑社会渗入校园等现象,令人担心青少年之成长。不少研究或文献都指出,充满关爱校园气氛能提升学生的心理质素,让他们在成长路上遇上不同的挑战、困惑和逆境时,能以积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去面对,并避免他们堕入这些陷阱,为此不少学校致力建立关爱校园文化,以抗衡日趋严重之青少年问题。

有学校为关顾有特别需要的学生,特别设立"我的骄傲(学习成果)展览会",让学生发挥创意,策划个人历史的展览,例如学生可利用自己的试卷、 功课、奖牌、作品等,自由布置成自己学习成果的展览,以建立其信心。另外,又有学校设立"一生一导师",每个学生都有同一位老师于其在学期间的六年关顾其情况。在家校合作方面,有些学校会拍下家长日中家长的赞勉说话于学校播,或者训练家长辅导其他一些有家庭问题的学生。在关爱教职员方面,有些学校除了表扬教师以外,亦包括在职员工,有些会从细节照顾员工需要,例如在课程安排、值日、教学配套等方面提供支援。

为了肯定学校在这方面的成绩,并建立模范互相参考,于校园以至整个社会建立关爱文化,和促进个人健康愉快的成长,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在2005年开始,连续五年透过举办"关爱校园奖励计划",公开表扬积极推广及实践关爱文化及表现突出的学校。

今年,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联同协办机构香港辅导教师协会及教育局举办第六届关爱校园奖励计划。颁奖礼于上周六(3月26日)假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演讲厅举行,由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胡宝玲女士、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副行政总裁孙励生先生、香港辅导教师协会主席何玉芬博士和评审嘉宾颁发"关爱校园"荣誉及奖项,大家并在会上一起砌出关爱校园的图案,以显示各间学校一起同心协力共建校园关爱文化的决心。

今届"关爱校园"的获奖学校的数目是历年之冠,由2005年首届64间中小学获颁"关爱校园"荣誉,到第二年有76间,第三年94间,第四年增至139间,第五年大幅增至197间,至今年的219间,每年关爱校园的数目都不断递增,今年比首年更有近三倍半的增幅。从去年开始,关爱校园奖励计划设立了连续五年荣获"关爱校园"荣誉的奖项,去年有16间荣获此荣誉,今年则有18间学校得到此荣誉。

负责是次奖励计划之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督导主任李天伦先生表示:"今年的关爱校园奖励计划与往年有两点不同。第一,我们回顾过往五年各得奖学校的经验,并就建立关爱校园文化总结五大条件,包括:推动关爱校园的信念(Belief);领袖的领导才能(Leadership);有利孕育关爱校园文化配度、制度、气氛等环境因素(Environment);对有需者的实质支援(Support);乐意交流分享(Sharing)。我们将这些条件简称为"BLESS",而"BLESS"亦是我们本年度主要的评审准则。第二点,是我们本年度的卓越关爱校园奖项更加以人为本,透过三个主要的持份者:学生、家庭和教职员作为关爱的焦点对象。故今年,我们于中小学组各设三个"卓越关爱校园"主题大奖,分别是"最关顾有特别需要学生"、"最关爱家校合作"和"最关爱教职员团队"主题大奖。"

本年共有95间中学、124间小学获"卓越关爱校园"主题大奖和关爱校园荣誉,经过评审团审慎的评审,"卓越关爱校园"主题大奖的获奖名单如下: 中学组 "最关顾有特别需要学生"主题大奖:香港红卍字会大埔卍慈中学 "最关爱家校合作"主题大奖:加拿大神召会嘉智中学 "最关爱教职员团队"主题大奖:中华基督教会基顺学校

小学组 "最关顾有特别需要学生"主题大奖: 天水围循道卫理小学 "最关爱家校合作"主题大奖:马鞍山循道卫理小学 "最关爱教职员团队"主题大奖:元朗官立小学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