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通訊工具的發達,科技已經將人們的工作與個人生活融合在一起,工作與私人時間在很大程度上發生重疊。46%的雇員在工作時間處理私人事務,51%的員工在私人時間處理工作相關事務,44%的員工則在假期處理工作相關電話或電子郵件。53%的雇員在辦公以外時間處理電話/電子郵件,44%的雇員在假期處理電話/電子郵件,29%的雇員估計將24小時全天候處理電話/電子郵件。43%的人認爲如果沒有及時回復工作相關電話/電子郵件,他們會感到失重,而與之相反,46%的人卻在工作時間內處理私人事務。
不過工作與個人生活融合在一起,爲人們創造了一種統一的生活體驗。人們不得不對傳統的工作場所進行重新定義。例如,雇員如今在家辦公,在工作時購物,在家上學,在工作時參加線上培訓研討會,並從其子女或孫子輩學習新的就業技能。
不過,這種工作與生活的緊密相連,發生相互衝突時會成爲一個嚴重問題,雇員承擔著許多相互抵觸的責任:開展工作、撫養子女、從事家務和參加自願活動等等。實現這些事情的關係平衡給人們帶來壓力,也給雇員和雇主及家庭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沒有任何一代像當代這樣工作與家庭生活緊密相連,不論好壞,家庭生活與工作正走向融合。工作時我們沒有停止生活,回到家時我們沒有停止工作,這一現象越來越普遍。而我們要做的也許只有:配置更先進的通訊工具,讓生活與工作的界面更模糊,從而減輕由尋求平衡所帶來的壓力。
******
作者:朱易,《國際日報》總編輯,曾任教於中國中南大學;著有《活出不平凡——現代西方十大品格典範》(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國長春藤大學校長演講集》(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教會發展大趨勢》,《重回安提阿教會》,《從爲奴之家到應許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