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次调查由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合作,委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电话调查研究室进行,于2021年7月5日至8月31日以电话随机抽样方法,成功访问2,013名18岁或以上操粤语或普通话香港市民,回答17条问题。
目的了解香港基督教人口及市民对香港基督教的观感,并从三方面探讨:(一)市民的信仰背景;(二)对香港基督教不同层面的观感和变化;(三)对香港前景看法和移民意向。基督教协进会前义务总干事王福义长老、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院长叶菁华教授简介报告内容。
市民对基督教印象:四成正面 办学占多
结果显示,约四成(41.5%)市民对香港基督教的整体印象正面,按次序为:"办学"(52.7%)、"提供社会服务"(49.5%)、"宣扬福音"(32.3%)。调查亦显示,没有宗教信仰的香港市民占多数(58.6%)。
宗教信仰方面,基督教占最多(17.2%)、佛教(10.5%)、拜神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6.9%)、天主教(5.2%);从345位基督徒受访者中,所属宗派占人数比例最高为浸信会(19.7%),其次是独立堂会(15.9%)。
未来两年移民只占一成多
在疫情期间,占24.4%基督教徒没有参与网上崇拜,52.6%参与一间教会的网上崇拜,17.6%参与两至五间教会的网上崇拜,4.2%参与超过五间教会的网上崇拜。调查又显示,近半(49.7%)受访者对香港未来前景感到不乐观,而14.3%受访者打算未来两年内移民。
在答问环节不少与会者提出多项建议,期望调查结果有助日后教会制定发展方向。谈及信徒离开堂会现象时,有来自天主教姊妹表示,天主教徒亦有离开教堂,但有不少加入参加高阶的训练,相信未来能让信仰改变教会。
《香港市民对基督教观感调查报告2021》发布会于11月1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超过70位来自不同届别人士出席,包括不同宗派教会、基督教机构、神学院代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