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哪膳工」方達賢菲律賓扶貧神蹟之旅:Let’s Do This!

「嗎哪膳工」方達賢菲律賓扶貧神蹟之旅:Let’s Do This!
嗎哪膳工在菲律賓開展了扶貧工作。 (圖:嗎哪膳工)
餐飲業福音扶貧事工 MANNA 老闆方達賢弟兄近日宣布,將在菲律賓展開新的扶貧計劃,致力於幫助當地最貧困的兒童群體。

達賢弟兄的最新計劃是設立一個兒童照顧所,目標是每天為75位生活在貧民窟的小朋友提供食物和學習支援。他表示:「這些孩子全都生活在垃圾場上,我們的計劃不僅是提供食物,還會設置沖涼的地方,並聘請當地大學生來幫助他們補習。」

這個兒童照顧所的面積約為2000平方尺,將分為兩層,租金約為每月3000元。整體開支,包括食物、水電和工資,預計每月約需3萬5千元。方達賢弟兄補充道:「我們已經支援了多個村莊的家庭,從提供家具到建造木屋,這將是一筆持續而龐大的開支。」

尋找機遇服務最貧窮的人

這宏大的計劃可以從三年前說起。「嗎哪膳工」受到了德蘭修女和九龍城寨傳教士潘靈卓的影響,一直以來始終懷抱著服務最貧窮的人的願望。雖然香港的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他明白香港永遠無法與全球最貧困的地方相提並論。他強調:「我們一直在尋問,疫情期間無法出境,便在網上搜集資料,無意中在YouTube上看到菲律賓人生活在垃圾堆中,甚至將垃圾煮來食用,令我開始留意這國家。」

經過考慮,方達賢選擇了菲律賓,他說了三個因素:「首先,菲律賓的貧窮是充滿比較的,雖然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比菲律賓更貧窮,但菲律賓的貧窮有著嚴重的貧富差距,這使當地的人內心更容易產生負面感受。第二,菲律賓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如果連自己的兄弟都幫不了,去其他地方就更遠了。第三,菲律賓是東南亞少有喜歡吃豬肉的國家,當時我有想過用香港的方法———開餐廳,所以少食物方面的限制是好事。」

菲律賓奇遇 上帝的呼喚

疫情一結束,大約在2023年,方達賢就親自去了菲律賓。整個旅程充滿了挑戰和危險。他從菲律賓最貧窮的南部前往北部,期間經歷了被ISIS武裝份子和共黨武裝份子追擊,差點被綁架。他也曾進入重疫病和重肺結核的貧戶區,但主一直看顧他,使他安全返回香港。這些經歷讓他不斷向上主詢問:「我之後應該怎麼辦?」

有一次,方達賢從菲律賓返回香港,在飛機上不斷用菲律賓牧師教他的禱詞「Lord, please show me your way」向上主祈禱,求問前面的道路。結果在凌晨無人的機場的停車場中,手機突然播放出歌曲《Way Maker》,他將此視為一種神的引導。

之後他再去菲律賓,經歷了地震等天災。直到最近幾次,他來到了一個叫黎牙實比市(Legazpi)的地方,這是一個活火山小區。在那裡,他認識了許多可以信任的牧者,並與幾位香港同工多次前往,讓他們感受當地的情況。最終,他決定在這個地方開展第一個項目。

「嗎哪膳工」方達賢菲律賓扶貧神蹟之旅:Let’s Do This!
方達賢眺望正在冒煙的活火山,思量如何解決經費,上帝隨即給他應答: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圖:方達賢提供)

不一樣的旅行日誌

方達賢回憶第一次去到黎牙實比市,走訪了不同的貧困地區。方達賢描述道:「這座活火山的山頂上不斷冒出煙。那幾天在菲律賓,情況非常多變,還要體驗到菲律賓的『熱情』,氣溫居然高達48度。很多事情都停了,但因為我的時間有限,當地的朋友和牧師還是帶著我四處走。」

在整個行程中,當地人的貧窮故事分分秒地出現包圍著他:「有一個兩歲的小朋友,我們給飯他也不吃。原來他的媽媽有精神病,日夜不停地打他,爸爸不是賭錢就是喝醉。所以這個小朋友連貧民窟的屋子都住不了,直接睡在垃圾上。同行的朋友還告訴我,他很有可能被人性侵過。我為這個男孩禱告,他就開始吃飯並讓我們抱,他的兩隻手抱得我很緊很緊。其他小朋友還叫我們快點幫他離開,就算不幫其他人也要先幫他。」

走了一整天,加上天氣炎熱,後感到非常疲憊和頭痛,於是就坐在一張長椅上,望著正在冒煙的火山。當時他大發熱心,承諾了給予很多支援。考慮到資金的問題,令他深感壓力:「我們去了很多地方,一口氣決定支援好幾個村的家庭,從換家具到建木屋,從加大食物支援量到送物資,這將是一筆持續而大的開支。一輪熱心後,我坐下考量哪來的錢,怎麼辦?」

就在他苦惱之時,電子手錶震動了一下,原來是他的聖經應用程式彈出了一句金句——馬可福音9:23「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雖然身心疲憊,但見到這句話他不禁笑了起來,立刻下決心說:「有祢真好,我信!MANNA要去菲律賓啦! Lets do this!」

爛地上看到一朵南瓜花,引證上帝回應禱告。(圖:方達賢提供)

上帝引證再現 「Lets do this!」

最近他和同工再次前往海島貧民區,發現需要支援的小朋友數量大大增加,每月需要4800份食物。除了食物,還有很多其他需要支援的地方,所需的決心和資源也變得更大。畢竟要在菲律賓租地建屋,這件事「嗎哪膳工」從來沒有想過要做,這讓他有些動搖。

但回想起過去兩年走訪不同貧民窟所見到的人和事,他決定安靜向上主禱告:「我祈禱如果在爛地上看到一朵花,就知道這是神的旨意。第二天,我在一塊爛地上看到了一朵南瓜花。這時,手機彈出一段金句,希伯來書13章16節:『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

「上主用這段經文回答了我,讓我明白這件事只因祂喜悅。」

「Lets do this!」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