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兩度提到耶穌愛拉撒路(十一3,5),可是耶穌的表現卻叫人摸不著頭腦——耶穌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住之地仍住了2天!聽起來豈不是故意的嗎?沒錯。不過,背後有神聖的工程在進行!
耶穌回答那報信的人說:「這病不至於死,而是為了神的榮耀,使神的兒子因此得到榮耀。「類似的話在九3和十七1出現過,值得注意的是,這話每次出現都和苦難有關。怎麼會呢?苦難豈不使人埋怨神、懷疑神的全知和慈愛嗎?神總是用人認為最不可能的事情來達至他神聖的目的!
除了為神的榮耀,拉撒路的事件顯然對耶穌還有另一個目的:「使你們相信」(十一15)。這句話更顯示耶穌當初不馬上行動是「故意」的,為要借著這個神跡,加強門徒對他的信心。據說猶太人有一個觀念,認為一個人若死了,他的靈魂會在遺體周圍漂浮三天,這三天裡面死者仍然有復蘇的機會,超過則沒有希望了。耶穌到伯大尼的時候,拉撒路已經去世四天,無論是按照今天的醫學或當時的觀念都是絕對沒希望的了,但是耶穌卻借此顯出他無可比擬的大能來,大大加強了門徒的信心。
這些神聖的目的牽涉到神的做事時間:人認為該行動的時候,耶穌不行動;人認為不該行動的時候,耶穌卻定意行動!耶穌在原來的地方待了2天之後決定到猶大去,他的門徒知道當時耶穌的處境,他在耶路撒冷已經好幾次惹火了那裡的宗教領袖,以致他們要拿石頭打他,所以門徒攔阻他,耶穌卻對他們說:「白晝不是有十二小時嗎?人若在白晝行走,就不會跌倒,因為他看見這世上的光;人若在夜間行走,就會跌倒,因為他沒有光。」(十一9)「白天」指耶穌在世工作的期間,也是他要完成那差他來者的工的限期(參九4)。到耶穌認為該去的時間,世上在大的困難也攔阻不了他,即使犧牲生命他也願意。繼續往下文看就會發現,拉撒路的事件確實成了猶太人要謀害耶穌的導火線(十一53)。難道耶穌不知道嗎?他知道,但是這些不能成為他服事人的攔阻,而且就算是猶太人要害他,那也是神差耶穌來所要他做的工,且是終極性的目標。
神有他自己的時間。四天對一個死人來說太長了,但對神不會;四個月對一個失業的人來說太長了,但對神不會;四十年對一個願意事奉神的人太長了,但是對神不會,他寧願等到摩西八十歲的時候才用他!
在這凡事追求快速的時代的熏陶下,人已越來越失去耐性,也漸漸經歷不到等候的美了。建築物起得快、汽車跑得快、電腦速度更是進步神速,人更多吃快餐,不然就是方便面(快熟面)……不知不覺,在禱告上我們也祈求即刻得到應允。我聽過有一個姐妹年初向神許願,希望她在那一年五月結婚,可是她那時根本還沒有戀愛的對像!我們都知道方便面是垃圾食物,那些對身體好的東西,尤其是良藥和補品,往往是用長時間熬出來的!我們往往以為只有禱告的結果才能讓我們經歷神,其實在那個過程中我們正在經歷神!其實,未蒙應允的禱告催促我們去細察神背後神聖的目的何在,品嘗他的恩典何等甘甜,思想他的時間表是如何精確……這些,都是見證。
你禱告許久還未有合意的工作,可能神有另外的帶領;神沒有挪去你的困境,可能他要你操練在不同的環境中探索不一樣的喜樂;神沒有對付那個惡待你的人,可能他要你學習接納和饒恕……這些引導或許和你的意願相違背,但他的目的肯定比你所能想得更優越,而且能夠顯出他的榮耀來。人的目的常是自私的,時間也是不准確的。在你失望的時候,記得背後仍有神聖的活動在進行,原來一切都不是壞的,而是更好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