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護老 全家齊心負擔至重要 政府支援 制訂長遠居家護老政策 關銘恩 2006年12月22日星期五 上午6:09 隨著人口老化,出生率持續下降,老年撫養率不斷提高,香港在家庭護老工作方面,面對不少挑戰及契機。12月9日救世軍在浸會大學的舉辦「家庭護老服務未來方向」研討會上,邀請了各界人士一同探討香港「家庭護老」對護老者個人、護老家庭及社會的意義。 護老一點不容易,研討會上有20年護老經驗的歐陽結萍女士分享了照顧中風丈夫的困難。她每天早上四時多起床,先與丈夫做一小時家居運動,然後推丈夫到公園晨運,再趕回家做早嚏A用屨嵹e丈夫到日間護理中心,接著上班、放工、買餸、做飯及做家務等,一天24小時也不夠用。可幸子女及女婿樂於協助,如看護、甚或個人清潔等。歐陽女士表示,能積極面對困境,個人堅強意志固然重要,家人齊心負起家居護老責任更是不可或缺。 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馬麗莊教授表示,面對照顧弱老時,抗逆力強的家庭通常有幾個特點,包括正面積極的家庭信念、處事具彈性、迅速面對困難及勇於求助。為應付照顧的工作,家庭必須重整家庭成員的角色功能、權力和溝通。 作為服務提供者,救世軍長者及復康服務總經理丁梁杏芬女士表示,長者長期照顧步向「社區化」及「居家化」,而照顧工作亦日趨複雜及專業,故政府必須作出承擔,並制訂長遠居家護老政策。 社會福利署署理總社會工作主任(安老服務)麥淑筠女士指出,政府將新增2,000萬經常撥款加強綜合家居照顧服務,並加強業界的培訓及鼓勵跨界別合作,以支援護老者在家中照顧長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