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也可读神学!

"青基会"助青少年搭建基督教世界观

青年基督徒学会于6月21至23日办举了的"第一届中学生神学营"(香港性文化学会协办,基道文字事工赞助),是次神学营的题目是"拒绝符碌 做个有料基督徒"。究竟"青年基督徒学会"的使命和工作是什么?首届神学营举办的情况如何?我们访问了该协会的创办人之一王礽福先生。 问:香港针对青少年的事工已经不少了,您为何有感动成立"青年基督徒学会"? 王:我认为现今不少信徒都患了一种"文化失语症",即是他们的知识水平虽然比以前提高了,但因著缺乏基督教的世界观,在回应世俗文化的挑战时,却感到百辞莫辩。 在后现代的社会,许多年青人都很注重感性,喜欢思考的年轻人在教会里属少数。堂会有时很难就个别的信徒举办甚么活动,所以我们便构思成立"青年基督徒学会"(以下简称"青基会"),召聚这些爱思考的信徒,透过举办神学营给予年轻人一个思考及搭建基督教世界观的机会,又可以让他们互相砥砺,不感孤单。 我与另一位创办人关浩然传道也认为,中学生其实也可读神学。若在年轻的时候巩固信仰的根基,建立基督徒的心智,日后在大学以及离开校园后,就较能以真理面对一些对信仰的冲击。 青基会其实已经注册了两年,只是大家都在忙,一直没有时间办活动。最初构想时并未有一个清晰的年龄层作为服侍对象,但是当时许多友好在教会事奉的对象都是年轻人,何况年轻人是教会与社会未来的主人翁,他们的素质将决定教会的未来,所以现时主要服侍对象为青少年。 问:那么"青年基督徒学会"主要的使命和工作是什么? 王:青基会目前的使命就是培养年轻人实践基督教的文化使命。譬如透过出版刊物,帮助青年人能够学习从基督教的世界观来回应世界的议题。我们希望能给予年轻人事奉与犯错的机会,鼓励他们年轻时就培养事奉的心志。短期内我们盼望能每半年举办一次神学营,让更多爱思考的年轻人能够参与。 我们希望训练一班能从神学角度回应时代挑战的年轻人,将来无论他们是念神学还是从事其他行业,都能"建立教会,批判世界"。 问:首届神学营举办的情况如何 ? 王:筹办时我们的信心不大,目标人数只有18个,而且对象主要为中五与中七学生。在截止前一星期还也只有两位报名,但在截止前那星期,忽然有超过30人报名,其中有8-10位是大专生,这个人数完全是意料之外。参加者来自不同宗派,但也有个别独立堂会的弟兄姊妹参加。 参加者的反映非常良好。一些我们曾经忧虑过的讲题如"三一论",后来竟成为了大部份参加者最喜欢的讲题。好些参加者分享说,是看见"神学营"或"三一论"三个字就决定报名,这显示某些年青人很渴求神学的知识。唯一收到的投诉就是内容太密集,少了一些相交和敬拜的时候。 问:在报名表里特别注明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营费减免或者豁免,你何以考虑到这一点? 王:在参加者中确是有两三位需要申请半费或全费资助。我们没要求他们递交任何证明,因为我们认为那些参加者既然愿意参加,能在神学营中有所领会,便已是美事。况且在报名时,我们要求必须递交一篇关于信仰的自由题文章,既然他们愿意写这篇文章,就表示他们有这个基本的诚意,所以我们不想他们由于经济理由而不能参加这营会。 问:你盼望将来如何与教会和神学院合作? 王:我期望这半年后可以再办一次神学营。我们考虑在下次营会之前组队参观神学院,让年轻人与神学院老师对话,或举办一些讲座。我们更盼望日后能够在神学院里举办神学营。 其实神学营的模式如今仍在摸索阶段,当模式发展成熟时,欢迎堂会使用。盼望日后青基会再举办同类型的活动时,有更多堂会鼓励信徒参与。我们也曾考虑设立一个网上的平台,让年轻人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接收及分享讯息。点子不少,但人力和资源都有限。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