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也可讀神學! 「青基會」助青少年搭建基督教世界觀 編輯室 2007年7月8日星期日 上午1:47 青年基督徒學會於6月21至23日辦舉了的「第一屆中學生神學營」(香港性文化學會協辦,基道文字事工贊助),是次神學營的題目是「拒絕符碌 做個有料基督徒」。究竟「青年基督徒學會」的使命和工作是什麼?首屆神學營舉辦的情況如何?我們訪問了該協會的創辦人之一王礽福先生。 問:香港針對青少年的事工已經不少了,您爲何有感動成立「青年基督徒學會」? 王:我認為現今不少信徒都患了一種「文化失語症」,即是他們的知識水平雖然比以前提高了,但因著缺乏基督教的世界觀,在回應世俗文化的挑戰時,卻感到百辭莫辯。 在後現代的社會,許多年青人都很注重感性,喜歡思考的年輕人在教會裡屬少數。堂會有時很難就個別的信徒舉辦甚麼活動,所以我們便構思成立「青年基督徒學會」(以下簡稱「青基會」),召聚這些愛思考的信徒,透過舉辦神學營給予年輕人一個思考及搭建基督教世界觀的機會,又可以讓他們互相砥礪,不感孤單。 我與另一位創辦人關浩然傳道也認為,中學生其實也可讀神學。若在年輕的時候鞏固信仰的根基,建立基督徒的心智,日後在大學以及離開校園後,就較能以真理面對一些對信仰的衝擊。 青基會其實已經註冊了兩年,只是大家都在忙,一直沒有時間辦活動。最初構想時並未有一個清晰的年齡層作為服侍對象,但是當時許多友好在教會事奉的對象都是年輕人,何況年輕人是教會與社會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素質將決定教會的未來,所以現時主要服侍對象為青少年。 問:那麽「青年基督徒學會」主要的使命和工作是什麽? 王:青基會目前的使命就是培養年輕人實踐基督教的文化使命。譬如透過出版刊物,幫助青年人能夠學習從基督教的世界觀來回應世界的議題。我們希望能給予年輕人事奉與犯錯的機會,鼓勵他們年輕時就培養事奉的心志。短期內我們盼望能每半年舉辦一次神學營,讓更多愛思考的年輕人能夠參與。 我們希望訓練一班能從神學角度回應時代挑戰的年輕人,將來無論他們是唸神學還是從事其他行業,都能「建立教會,批判世界」。 問:首屆神學營舉辦的情況如何 ? 王:籌辦時我們的信心不大,目標人數只有18個,而且對象主要為中五與中七學生。在截止前一星期還也只有兩位報名,但在截止前那星期,忽然有超過30人報名,其中有8-10位是大專生,這個人數完全是意料之外。參加者來自不同宗派,但也有個別獨立堂會的弟兄姊妹參加。 參加者的反映非常良好。一些我們曾經憂慮過的講題如「三一論」,後來竟成為了大部份參加者最喜歡的講題。好些參加者分享說,是看見「神學營」或「三一論」三個字就決定報名,這顯示某些年青人很渴求神學的知識。唯一收到的投訴就是內容太密集,少了一些相交和敬拜的時候。 問:在報名表裡特別註明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營費減免或者豁免,你何以考慮到這一點? 王:在參加者中確是有兩三位需要申請半費或全費資助。我們沒要求他們遞交任何證明,因為我們認為那些參加者既然願意參加,能在神學營中有所領會,便已是美事。況且在報名時,我們要求必須遞交一篇關於信仰的自由題文章,既然他們願意寫這篇文章,就表示他們有這個基本的誠意,所以我們不想他們由於經濟理由而不能參加這營會。 問:你盼望將來如何與教會和神學院合作? 王:我期望這半年後可以再辦一次神學營。我們考慮在下次營會之前組隊參觀神學院,讓年輕人與神學院老師對話,或舉辦一些講座。我們更盼望日後能夠在神學院裡舉辦神學營。 其實神學營的模式如今仍在摸索階段,當模式發展成熟時,歡迎堂會使用。盼望日後青基會再舉辦同類型的活動時,有更多堂會鼓勵信徒參與。我們也曾考慮設立一個網上的平台,讓年輕人有機會在這個平台上接收及分享訊息。點子不少,但人力和資源都有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