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神學教授溫偉耀博士的著作,《在地若天——靈性的根基和探索》(2022年出版)獲第十屆金書獎靈修讀物獎項,他在10月25日第39屆基督教聯合書展作者分享會講述創作歷程。
基督徒的修為有別於佛、道
溫偉耀博士指出《在地若天》是三本靈修著作之一並分享寫作計劃。60歲開始將神學與信仰寫出來,每年出一本,70歲開始撰寫靈修學,將複雜的思想言簡意深地表達,好像與讀者談話。
他在《在地若天》書中用了不少篇幅寫聖經的靈修學,全面講述聖經靈修,這是英語及德語世界未曾出現的。溫偉耀強調,靈修是我們與神關係建立的基礎,聖經靈修學的特點從創世記至啟示錄,記載了人怎樣與上帝相遇的經歷,而佛教及道教的經書則著重個人修身。
靈修的操練涉及基督徒的修為,有別於佛道。按照耶穌會的方向是「知道上帝不斷在世間有行動,不是靜止和抽離的上帝,期待我們修養自己,配合上帝在世間、群體、個人,看上帝的心意行動」。
在新約,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神的靈在我們裡面活動。溫偉耀說:「基督徒怎樣經歷到聖靈的活動,配合祂,按照祂的心意過我們的生活?這是聖經最想我們操練的,也是本書的主要重點。」
東正教靈修對抗潛意識的戰場
溫偉耀隨後分享《在地若天》共有三大特點。首先是東正教的靈修,東正教來自古代希臘和俄羅斯,華人教會未必熟悉東正教。東正教強調內在的吸引,少有對外的宣教。在書中,他講解了一千多年拜占庭的宗教,其實是很現代的。東正教兩個重要靈修內容,第一是「耶穌禱文」(Jesus prayer),第二是「聖像」(Icon)。用現代心理學來說,是針對我們的潛意識來操練。
東正教的耶穌禱文並非指主禱文,是重複背誦的短禱:「主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開恩可憐我。」藉著操練背誦,從外面的口進入內在的心,用今日的用語是「打入我們的潛意識」。
在今天的社會,基督徒面對「潛意識的戰場」。現代人每日接觸資訊、影像、廣告宣傳,無形中進入了潛意識。溫偉耀認為:「抗衡這個戰場,將清潔、高貴屬靈的意識打返入去。」
在複雜多元的社會,不單止背誦一個禱文。溫偉耀展開現代版,將金句轉化為禱文,每一至兩日一個禱文,重複背誦,將聖經的說話進駐在我們的潛意識,抗衡吸收了未知更甚是罪惡的潛意識。耶穌禱文看似神秘,但是在現代社會發揮重要的保護。
聖像靈修與修道主義
其次是「聖像靈修」,凝視耶穌的慈愛畫面,用祂的榮光光照我們,逐漸將這畫面吸收在內面。當我們看到世間污穢的畫面,內在就起了一種抗衡的作用,對抗充斥罪惡的世界。
第三,「修道主義的靈修學」,修道主義於第四世紀興起。在書中,溫偉耀將當年在法國修道院的寧靜氣氛透過相片、文字重現出來,讓讀者感受這種經驗。他將這種經歷應對今天的世界,首先是意志力的操練,其次是寧靜的功夫,縱然外在世界煩擾嘈雜,內在心靈世界寧靜。
溫偉耀在另一場新書發佈會分享《愛裡聯合——享受豐盛的生命》,該書主要探索中世紀西歐地區(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的靈修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