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星期,看了電影《黑天鵝》,一邊看、一邊非常心酸,腦海內浮現了很多在我輔導時哭成淚的父母、也湧現了很多青少年如何在我面前「數」父母的惡毒說話。電影描述一個原本十分可愛的小孩,她有著跳芭蕾舞十分出色的雙腳,在家中她是一百分的乖乖女,她的房間就像公主的房間,粉紅色的佈置,圍繞著身邊就是可愛的白兔公仔,在她床頭穢韙F一個音樂盒,每一晚母親為她打開音樂盒播放著《天鵝湖》。母親曾是一位芭蕾舞者,她把小孩也訓練成芭蕾舞者,她很想女兒為她圓夢。女兒活在母親的期望下,終於她得到了飾演女主角的機會,此角色需要她同時演繹黑天鵝與白天鵝。演白天鵝當然沒有問題,因為她一直都做著母親要求的乖乖女、舞蹈團團長要求的舞者。但黑天鵝呢?在劇中她演黑天鵝更出色,因為她有一股很大的壓力,那壓力來自母親,母親花盡心血,要安排她進入那芭蕾舞學校、她不斷打聽女兒是否可以取得角色,女兒被她壓得透不過氣時,不期然把自己的背抓傷、傷得一條又一條的血痕,為了表演,女兒婉拒母親預備的蛋糕,母親覺得她不領情,走到垃圾桶面前踩下腳踏,女兒大感無奈勉強吃掉。在母親的壓力下,女兒崩潰,把所有白兔公仔扔掉、產生幻覺,做出自毀與傷害母親的行為。有一幕,女兒為了不讓母親進入自己的房間(因為母親會不問擅進),縱使母親以手擋著門,她仍不理會弄斷母親的手而大力關門。
各位家長,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為了完成自己想學琴的心願而要子女學琴;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為了在親朋戚友面前炫耀子女考進名校而不惜一切:搬屋、三顧校長的草廬、教子女在面試時說謊、花盡心思拉關係;我也不知道子女在你們面前的壓力有多大,但我卻肯定這些故事每一天也在發生。不要再藉「為他們好」為由,就弄得可愛的孩子忙得死去活來吧,你們有否跟他們商量,按他們合理的意願報讀興趣班?當身在名校的孩子,每次派成績表時也被人「踩在腳下」,毫無自信地過著名校生活時,你們有否關心他們是否力有不逮,「為他們好」考慮轉校?不要讓他們每天也為你們而活,讓他們有個愉快的童年,才是「為他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