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后现代女人(8)

我出生在中国内地,九岁时跟著父母搬到香港,但到港不久,父亲便有外遇和母亲离婚,母亲自此因著父亲的不忠,和香港人对内地新移民的歧视,她对人总存著一份怀疑,她常说不要靠人,也不要靠运气,更不可以信男人,只有自己的真本事才可靠。她一直鼓励我努力读书,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我大学毕业,成为一位成功人士。 正因为这样,我一直都很用心读书,为的不是我的前途,而是母亲的欣慰,我本以为考进大学会是我梦想的终点,但谁知道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我才发觉大学只是一个开始,一个预赛,以后漫漫的人生舞台,才是真正的实战考场,而在一片舞声和马声仍然喧闹的九十年代香港,面对著毕业与前景,我不禁有点踌躇,不知道那一个才是正确的方向。 我曾以为少萤的新人类之说,可以带给我们新希望,我也曾想过像艳蕾一样去追逐繁华,也考虑过和家欣一起做一个古石女性,也曾有过野心想和领弟一起做女强人,也曾希望像佩怡,能玩世不恭地享乐一生,但我却总停不了去问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不是不想去过一般人的生活,只是都市的速变和压力,使我在迷失中失了方寸,我感到徬徨,也感到无奈,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解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而活?生命的本源是从何而来? 少萤常说,生命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它的存在只是一个偶然。0艳蕾认为纵然我们找到了神,我们还是需要吃饭。领弟则说生命应由我们自己来主理,上帝这概念应该留在宗教与哲学的象牙塔裹。家欣和佩怡却认为不需要想这么多,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充满疑问,更何况神是看不见也摸不著的东西。 我小学开始便决志信耶稣,但一直到大学才明白救恩,知道生命的本源是从神而来°我的朋友都认为我太执著,可是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凡事执著的人,但我总觉得,为生命的价值而执著,是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基本要素°可悲的是,在这繁华的闹市裹,我们都彻彻底底地迷失了,因为闹市裹的繁忙气氛,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随著血液流在我们每个香港人的脉膊裹,使我们完全失去了独处宁静的能力,而宁静带来的是思考与自省° 我想,若果当天鲁迅需要以徬徨和呐喊的姿态来唤醒国人,那今天我们也需要以徬徨和呐喊的姿态来唤醒我们这迷失的一代,把人心从这悖逆的世代,带到神的真理里。说真的,人可以任由自己的固执,无知和自傲来否定神的存在,但我们余下的,就只有血气和罪性所带来的灭亡。日光之下无新事,一代人去了,一代人又来,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吸收到前人的教训,仍以为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的神,我们都以为我们变得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文明,更高呼上帝已死,但其实我们是越来越迷失和越来越无知,任由我们的固执和自傲蒙蔽了我们对真理的渴求。 ****** 作者:清心(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会看见神。太5:8) 为牧师太太,育有三子女,现居美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