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干事李耀华分享《圣经‧新汉语译本》的历史源起和发展。早于90年代初,协会便洞悉到翻译全新中文圣经的需要,于是筹组译经委员会,邀请圣经学者和中文专家参与,并不断调整翻译路线。
《新汉语译本》采用原文,并使用接近日常生活的用语,希望以现代中文最大程度呈现原文的面貌,盼望弟兄姊妹在不认识原文的情况下,不仅能读到一个反映原文的译本,还能读懂原文的精髓。
全本圣经翻译历时30多年
整本新汉语译本新旧约的翻译历时30多年。新约全书先在2010年出版,并在2014年推出旧约五经。直至去年4月,其他旧约书卷的翻译工作亦也完成,标志著翻译阶段的结束。至于全本实体圣经的具体出版日期,则需待编辑、排版、校对、设计和印刷等后续工作完成后才能确定。
为旧约译稿作最后审修、汉语圣经协会董事会主席兼译经委员会旧约主任周永健牧师透露,旧约在新约面世后14年才翻译完成,因为翻译过程繁复,比原定计划迟。此外前任总干事郭罕利博士于2021年离世,在交接期间亦导致旧约翻译工作延迟。
周永健指出《新汉语译本》的出版丰富了华人教会的资产,为教牧和信徒提供一本新的圣经译本。他感恩能够参与最后的阶段,在逐节、逐章、逐卷书审阅中自己获益至多。
"上主"取代"耶和华"、"虚空"译作"烟云"
他又介绍翻译圣经时采用接近日常生活的用语,但不失原文意思。他举例说明,旧约五经采用"上主"取代传统的"耶和华"(Jehovah),这是崭新的尝试,鉴于近年在西方教会已经少采用耶和华的名字;而将"后代"译作"世系",是因"后代"一词通常只代表单一的世代,并不能完美表达历史的过程和来历。
此外在《传道书》中,"虚空"被译作"烟云",新汉语译本译为:"过眼云烟,过眼云烟,一切都是云烟。"(传1:2)。翻译时参考了《新国际版》(NIV)的"meaningless"和神学家毕德生(Eugen Peterson)《The Message Bible》中的"smoke",表达"缺乏真实的意义"之意。
另外,希伯来文的"知道"和"认识"有多层意思,需要按上下文来翻译。例如,创世记中讲到亚当"认识"妻子夏娃,用"认识"来形容夫妇不太恰当,因此在新译本中改用"同房"(创世记4:1)。
周永健还补充道,他在新汉语译本中撰写了19篇文章分享翻译过程的点滴,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大会同时介绍《圣经‧新汉语译本》的网上版,其特点包括观察原文的标记,并用颜色标示经文中彼此呼应的字词和短语;辅以读经指引,解说原文标记的地方,帮助读者思考经文的意思;经文的结构清楚显示书卷的结构,呈现经文的脉络等。
会上亦宣布正式出版《约书亚记》,其他旧约经卷将会相继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