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彬:您認識您的學生嗎?

您認識您的學生嗎?在他們成長及學習過程中,您認為他們最需要的是甚麼呢? 近日無意中找到一隻光碟,內裡儲蓄了一些我女兒在小一時的照片及短片,是她同學的家長為她拍攝的,而我卻一直沒有看過。其中有幾幅照片及短片,是她在學校的陸運會中拍 攝的,我按了其中一個短片,看見當時我的女兒正在參與陸運會的呼啦圈比賽,當時她與其他參賽的同學站在運動場的跑道上,鏡頭中約有十多人,各人拿起自己的呼啦圈,聽著 老師發號施令,我也期待著看看女兒的表現……。 ……比賽一開始,各人迅速地拿起呼啦圈套在腰上轉動著,然而我的女兒拿起呼啦圈後,在腰間及大腿上只轉了兩個圈,大約維持了一秒多,呼啦圈便應聲落地了,她原本有意拿 起再試,卻聽到老師的指示只可站著,短片中的她四處看著別的同學,神性非常無奈。往後,其他的同學隨著時間過去一個接一個也停止,然而仍有兩三位努力地維持了很久。當 時我看見女兒的表情有點兒難過,因為她知道自己應該是玩得最差的一個。還記得那次陸運會後我曾問及她的比賽表現,她只略談自己落敗了,我也沒有多問,只是鼓勵她不要緊 ,下次努力吧,然而我卻沒有想過原來實況竟是如此!因為直至現在,她玩呼啦圈的技巧已經非常出色了,從沒有想過當時她有如此的表現! 這事已後,我心裡有很大的感觸,也給我很深的反思:作為父親的我,不應常常只對子女提出要求,反而應當多一點留意及代入了解子女的處境和感受,給予他們多一點空間、接 納和鼓勵。誠然,成長無疑需要經歷無數的挫敗,惟有我們對子女持續的愛心和關懷,方能叫他們有信心地勇於面對人生的挑戰。今日的失敗並非代表一切! 同樣,本校的學生何嘗不是需要我們的愛心和關懷呢?也許今天我們看見他們遜色的一面,我們對他們亦有所要求。可是,我們又是否真正明白和體會他們的處境和感受?他們的 背景如何呢?他們的家庭如何呢?誠然,我們沒有可能對每一個學生的處境和感受都暸如指掌,然而我卻深信,只要我們持續給予他們的空間、接納和鼓勵,相信必定成為他們面 對挫敗的力量源頭! 你認識你的學生嗎?但願我們能以為父的心關愛和教導我們的學生! 作者為伯特利中學校牧,個人網站:http://hk.myblog.yahoo.com/gospel-volleyball 原載於〈伯特利中學牧函〉(2007年9月10日),已獲許轉載。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