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Sir:维修哲学

吕Sir:维修哲学
近期在社交网站看到一幅令我留下很深印象的相片,相中人是一对结婚六十五年的夫妇,有人问他们结婚多年的相处之道,他们答:"在我们的年代中,坏了的东西我们会拿去修理。"这句说话的确蕴含很丰富的道理,今时今日,我们似乎太容易把坏了的东西消灭与弃置。说得更准碓,应该是我们还未等东西坏了,只是略嫌旧款或有新款推出我们就会想办法把他们处置。不是吗?你的电话?你对上一次的音响器材是坏了才换吗?

某晚看电视节目,讲述一些快要绝迹于香港的行业,访问分别是维修雨伞与风扇的专家。从电视屏幕看到一个招牌"风扇医院",这位"院长"很悲凉地说:我都就快失业了。不找院长维修是否全部人拿回去总代理维修吗?应该不是。因为只要你经过如深水埗鸭寮街的二手巿场,你就会看到不同型号的风扇在出售,他们为甚么有这么多来货,完全因为我们弃置得太容易。无怪乎我们香港要立例禁止随意倾倒建筑材料,因为我们太容易就要弃旧迎新。对物件如是,对人亦如是,不知何时开始我们很容就需要某些官员下台。我们认为董伯伯做得不好,我们就上街,终于如愿,他未做完任期便落台。有新人上场了,不是商人,是一个从基层土生土长的香港仔,看似满意,但还未证实是否贪污前,余下几天任期都有人都想要他落台。又选新特首,因为很多人看似不满意唐英年先生,最后,选上了极高民意的梁振英,那又如何呢?你看昨天游行的其中诉求,又是要他下台,严格来说,是他还未上台我们已经叫他下台。究竟是我们要求太高,还是我们看任何当权的人都不顺眼?

其实,每一个能够上场的特首,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我们必定不能找一个完美的人才让他上场,因为完美的人在世上应找不到。既然大局而定,暂时又未找到更选合的人选,当发现问题时,我们应好好思考如何"维修"这问题,而不是除之而后快。若他又落了台,然后呢?又上街?又再选一个?特首不是物件,不是弃置了,就干手净脚。 我们可否订立更好的"维修"机制去让他们发挥所长呢?

其实,我们身在香港的中国人必定想香港好,只顾批评与拉布,肯定不是好事,身为普通市民的我们,可以给予政府更多的意见。如果我们愿意上街,我们又是愿意在投票日去投神圣的一票,去选出更多实干的议员,让他们起著监察政府的同时,亦能提供多些实质改善施政的建议给政府呢。愿我们学习那对夫妇,有问题时我们一起维修吧。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