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升格大学不是梦——访问宏恩基督教学院崔康常校长及吴瑞龙教授

【访问】升格大学不是梦——访问宏恩基督教学院崔康常校长及吴瑞龙教授
宏恩基督教学院校长崔康常和基督教事工学院教授兼系主任吴瑞龙接受访问,分享学院异象、课程特色及未来迈向私立大学的计划。(图:基督日报)
宏恩基督教学院近日庆祝创校十周年,校长崔康常和基督教事工学院教授兼系主任吴瑞龙在12日的感恩午宴后接受访问,分享学院异象、课程特色及未来迈向私立大学的计划。

崔康常校长指出,三年前全校仅有200名学生,现在已超过500名。今年学院已收到超过1100份入学申请,预计新学年全校学生人数将超过700人。政府目前正在进行《专上学院条例》(第320章)(CAP 320)的修订工作,部分专上学院可能因招生不足而被撤销注册。崔校长强调,宏恩招生人数每年稳步增长,绝不会受到修例影响。

崔校长对未来几年学生人数突破1000人充满信心,他展望宏恩在10年内升格为私立大学,但他强调不会标榜为"基督教大学",而是称之为"宏恩大学",以免让人误解只接收基督徒。他保证,宏恩成为大学后将坚持秉承基督教精神,并持续培养仆人领袖。

学生进入最贫社区服侍——"整个城巿就是校园"

《专上学院条例》的修订要求院校必须提供"具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及体验"。对于宏恩基督教学院位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崔校长认为,校舍的美观和历史意义、充足的设备并不等于"有意义的教育"。宏恩的教育理念是培育仆人领袖:"我们不是教学生要高高在上、做贵族,而是要在最低层面服务他人。因此,我们的学生去到最贫的地方做服侍,石硖尾、深水埗就是最合适的校园。"他强调:"整个城巿就是校园!"(The city is our campus)

崔校长引用《陋室铭》中的话:"山不在高,有神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意指虽然宏恩的校舍面积有限,但拥有优秀的老师和精神,相信在未来几年,大家将能看到学院优质教育的成效。 宏恩位于石硖尾的校舍最多可容纳500至600名学生,但随著学生人数增长,已显得不敷使用。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招生需求,学院不惜花费500万租金增设位于美孚面积达2万平方呎的新校舍。新校舍交通便利,正在进行翻新,预计在9月新学年正式启用。此外,学院也正向政府申请大围土地计划兴建第三间新校舍,期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设备,并预计在10月得知批地结果。三个校园将能容纳至少1700名学生。

"当你有(金钱)需要时,神就会给你" 关于未来建设校舍所需的庞大资金来源,崔校长表示:"若无信心,第一步也无法走。我们的经验是:当你有需要时,神就会给你。"他提到,过去十年已筹得1.2亿,如果政府批准土地以建新校舍,将有信心获得更多奉献支持,加上免息贷款和学院盈余,足以应付新校舍的需求。基督教事工学院教授兼系主任吴瑞龙也表示,教内有许多热心基督徒因见学院的教育理念及优质教育成果,乐于支持学院的发展。

崔校长回顾宏恩创办之初,面临"三无"的状态:无人、无钱、无地,但凭著信心获得奉献,亦觅得地方和人材,得以顺利办学。当评审要求学院需有逾亿储备时,他亦奇妙地得到捐助。2015年申请注册时,校舍批地迟迟未获批准,屡催不果,最终地政总署在十天内完成批地,学院得以按时开办,这是又一次的神迹。崔校长也提到,学院初期经历人事风暴,曾有前教职员带走一些同事,更开记者会指责学院"一言堂",这一度让学院陷入困境。但在上帝的保守下,种种困难都顺利过渡,处处可见恩典的痕迹。

实践基督教价值 以人为本精神

宏恩基督教学院拥有基督教背景,学院以CHRIST为核心价值(承担、谦卑、坚毅、诚信、服侍及团队合作),旨在培育学生仆人领袖精神,重视改变(change)及机会(chance)。宏恩的许多领导层及教师怀都是基督徒,怀有教育理想,不追求高薪,并以爱心服务。崔校长笑言,作为校长的薪酬甚至不及教育大学的一名教授。还有原本月薪十多万的小学校长,以三分之一的工资加入宏恩,但热情依然不减,成为学生评价最高的老师。

然而学院的教职员不必是基督徒,只需尊重基督信仰。学生亦不限于基督徒,但学院有早会的文化,多邀请基督徒领袖分享生命见证,以期让学生能将所学的仆人领袖理念实践出来。崔校长认为,基督教的价值与普世价值相通,如爱心、真诚和谦卑,当今自私的世界所需要的正是具备此等生命素质的领袖。

学院秉持以人为本和爱心的精神。崔校长回忆自己年轻时因政府资助贷款才能完成大学学业,因此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怀著感恩的心,决心不让任何人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入读宏恩。为此,学院会筹募奖学金,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有改变的机会。有教师跳槽至其他院校时,崔校长亦欣然祝福,强调:"仆人领袖就是让下属更加优秀!" 为教会提供适切"时代工人"课程获认可出路更多元 崔校长指出,香港有45%的中小学由基督教办学,但青年基督徒却不多。问题在于这些学校的教师未能真正传递基督教精神来影响学生。此外随著移民潮和社会变迁,教会和机构面临人才的急切需求。但他认为,在今天的香港不需要高高在上、看似非常有学识的人,而是真正的"时代工人"——他们都是普通人,能从事各种实务工作,且具备真理知识并活出真理,以仆人领袖精神影响身边人。

崔校长相信,宏恩正是填补这一空缺,为教会培养既有圣经真理又能在专业上服务的领袖。他引用耶稣赶鬼后让那人回去见证神作为的例子,指出今天比起回到教会事奉,更需要的是在各自岗位上以神的生命和圣经真理进行福音工作。因此,毕业生不一定要在教会内事奉。

传统神学院的课程学历仅获教会认可,学历主要在应征教会工作时得到承认。然而,宏恩的课程获得政府资历架构认证,出路更加多元化,毕业生除了从事教会工作外,还可以进一步成为中小学宗教科暂准注册教师、公务员、家庭服务和社会服务等相关职位。吴瑞龙教授期望能将课程打造成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所指的"精品课程",并扩大课程规模,为社会培育更多神学专业人才。

宏恩的基督教事工学院有两大特色课程:基督教事工荣誉学士课程及高级文凭课程是中国及香港唯一获得香港政府认可的"基督教事工"神学课程。其中高级文凭课程可接收一成非本地生,且大部分为内地生。不单是基督徒,也有有意认识基督教的人士选读。课程中"仆人领袖"是必修科,内容中会有圣经及基督教人物如耶稣作为学习典范,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基督教精神;选修科则有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科目供学生选择。由于课程受欢迎,学院希望未来能放宽招生限额,让更多学生受惠。

不管岗位高或低 让人可以发光

宏恩的学生大多是未能被其他大学取录的考生。这位同时为香港恒生管理学院创校校长、曾将恒商变成"高考A工厂"的崔校长充满信心地表示,他擅于传授学习方法,不少学生质素都有显著提升,从不那么优秀的学生变为优秀者,甚至有毕业生转到港大修读硕士。崔校长说:"我们和金银都没有,但我们能让同学生命改变,这是我们最乐于看到的!"

他鼓励教会推荐更多信徒到宏恩接受训练,亦鼓励在职的信徒兼读课程,充实自己,让生命成长之余也更喜乐:"即使学习不突出的人,我们也能培养成为优秀的人,这些例子比比皆是。学生改变后,不论身处高或低的岗位都能够发光!"

延伸阅读 宏恩基督教学院五周年感恩异象分享会圆满举行 宏恩基督教学院暨美国罗伯茨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宏恩基督教学院事工课程 全港首个获政府认可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