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何爲禽流感?
禽類其實與人一樣,很容易患上具有傳染性的感冒,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其病源是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的特性有:(1)不耐熱,以56℃×3 小時、60℃×30 分鐘或100℃×1 分鐘均可殺滅。所以雞肉、雞蛋等食品應煮熟食用,不可生食。(2)不耐酸,人的胃裏面的胃酸對於禽流感病毒具有抑制的作用。
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無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全球關注的H5N1型引起的禽流感就是一種高致病性禽流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比較高,需要嚴加防治。
2,禽流感是如何傳染給人類的?
在1997年香港發現第一宗人類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之前,禽流感病毒被認為僅僅是禽類之間互相傳染的疾病。 研究發現:如果人與被感染的活禽密切接觸的話,會被傳染這種疾病。同時, 禽鳥的糞便也是一種主要的傳播途徑。因為這些糞便中含有這種病毒,乾燥之後的糞便會變成粉狀,人如果呼吸到肺部將會被感染。
3,人類感染禽流感後,有哪些臨床病狀?
(1)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流感,主要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 (2)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2~3天 (3)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 (4)較易導致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種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4,目前有沒有預防疫苗?
目前還不存在一種得到最終確認的疫苗,但是,各國都在加緊研製相關疫苗。其中,匈牙利衛生部長拉茨21日宣佈,匈進行的禽流感疫苗人體試驗表明,疫苗已經開始在人體內生效。澳大利亞的CSL公司也在本月宣稱他們已研製出一種針對H5N1型禽流感的疫苗,現在也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試驗將于明年的2月結束。如果試驗獲得成功,該公司將立即投入藥物研製的生產。
6,普通市民應當如何防範禽流感?
普通市民並不屬於高病原性禽流感的高危險族群,所以還是以預防為主,要切實做好「五要」,「十不要」。
五「要」:
「要」勤洗手:接觸禽鳥肉類及排泄物後,應以肥皂清潔雙手。 「要」打「人流感疫苗」。 「要」熟食:禽流感病毒不耐熱,56℃加熱3 小時、60℃加熱30 分鐘、100℃加熱1 分鐘即可殺滅,故雞肉、雞蛋均應熟食。 「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和休息、減少壓力。 「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每天量體溫,若發燒,應戴口罩立即就醫。
十「不要」
「不」靠近、接觸及餵食候鳥及ㄧ般禽鳥。 「不」至禽流感流行地區參觀禽鳥的養殖或展示,不私自攜帶禽鳥入境。 「不」讓飼養之禽鳥與其他不同類飼養禽鳥(雞、鴨)、家畜(豬)混居。 「不」將飼養之禽鳥(鴿類)野放。 「不」購買來路不明之禽鳥肉品。 「不」碰觸、販售、購買及攝食罹病禽鳥。 「不」隨意棄置病死禽鳥。 「不」自行宰殺禽鳥。 「不」生食禽鳥類製品(包括蛋類及相關產品)。 「不」去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