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佑生牧师:考古 与"巧""估" 編輯室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上午6:48 考古原是一门极其严肃与认真研究的科学,但事实上有不少考古研究上的发现,可以说出于"巧"合,更有一些结论是出于靠"估"。 发现疑似方舟的公布,引起广泛的回响,不单是信与不信者的观点与角度,就算在基督教的圈子内,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全盘接受,十分兴奋,有人采取观望,五分保留,有人全盘否定,万分质疑,以致"方"舟变成了"谎"舟。 当真巧合吗? 考古过程需要很严谨的程序,考古学家在进行之前,可能先经过很多资料的搜集与引证,然后去进行发掘,所以说考古的发现是出于巧合,可能有点儿戏。但事实上,有些考古的发现,真是出于偶然,并不存在预先的准备,例如死海古卷的发现便是典型的例子,死海古卷的发现,是因著一个牧童在寻找迷失的羊时,将石头投进洞穴中而发现的。 当真靠估吗? 考古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不单在于发掘出来的遗迹与文物,更包含对这些掘出来物件的评鉴与审核,实非一般人所能引证。亦正因如此,一般人亦很难去分辨真伪,只能接受专家的结论,但有时连专家的意见也不一致时,实在使人有一种靠估的感受,例如地球的年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鉴证地球的年龄约一万年的历史,但亦有人鉴定有数千万年的历史,甚至数千亿万万年的历史。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既然这样,作为基督徒,我们应怎样看方舟的考古发现呢? 首先,我们不要本末倒置。 事件的真确性,不在于有否考古学的发现,而是有否圣经的记载,无论是否真正找到方舟,我们都要相信方舟的真确性,因为那是圣经清楚的记载,我们不要因为有考古学的发现,才相信圣经的记载是真实的,而是因为圣经有记载,我们都确信方舟是真实,不会是假的,即不会因找不到方舟就认为方舟的记载是假的,或未必是事实。所以不要因为考古的发现,才肯相信圣经的记载是真确的。 其次,我们不要因噎废食。 考古的发现或许真的有时出于巧合,亦可能有些推论是靠估,但不能因为有这些可能性,便完全否定考古的发现。同样地,我们不能因为对某件考古的发现出现质疑,就一笔勾消,全然否定其可能的真确性,特别考古是一个过程,应存著实事求是的精神。怀疑的消极性,在于否定真理,但它的积极性却是用来寻找错误,以建立更确实的真理。所以不要因为考古学的缺欠,而否定有其真确性的一面。 最后,我们不要借题炒作。 有时太过强调及渲染某些考古学的发现,甚至加以利用,可能只会令人被转移(side-track),甚至被误导,以致万一有一天被找到一些有所遗漏与靠估的地方,反而带来更严重的反见证。我们必须强调,要人相信耶稣与方舟是否被发现,没有必然关系,即叫人信耶稣与方舟的关系,不在于它是否在考古上被发现,而是在于其所带来的意义。所以不要因为考古学的发现,而利用其去达成某些目的。 信并不能使某事变为真,某事的真或假与人是否信它是无关,问题是那事到底是真还是假,虽然信仰是个人主观的经历,但真正的信心需要建基于客观的事实上,考古发现只是引证,不是明证。 本文原载于中国浸信会神学院院讯(2010年7月号);蒙作者获准转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