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仔变监狱司铎"天真牧师"李健明改写人生剧本

古惑仔变监狱司铎「天真牧师」李健明改写人生剧本
李健明牧师。(图:李健明牧师提供)
监狱司铎、人称"天真牧师"的李健明大半生进出监狱,昔日是街童、吸毒者,8次案底3次坐监。今天身分逆转,重返监仓关怀铁窗内的囚友,并且成立"救生圈计划",协助释囚融入社会。

遇上昔日大佬决心戒毒

弘汇慈善基金会总干事李健明牧师在基金会开设给更生人士工作的"汇工房"餐厅向本报记者细数"威水史"。他1969年已经出来行走江湖,跟"慈云山十三太保"大佬陈慎芝在黑社会打滚,持刀打劫抢钱买白粉,在狱中犯事坐过"水饭房"(隔离囚禁囚室)。

然而,硬汉子有想悔改的心,"当时我深陷毒瘾,生活艰难,身体状况也很差。我有一个动机,就是不想再被毒品束缚,想要戒掉它。多次戒毒失败后,我遇到了昔日的大哥陈慎芝,他成功戒毒并且信了耶稣。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榜样,他的见证成了我最大的动力。"

1975年1月10日对李健明来说是重要的一日,"这天我信了耶稣。同年圣诞节,我渴望帮助吸毒和坐监的人,于是在29岁之龄入读中学一年级,之后进入神学院修毕学士及硕士课程,计划毕业后服侍这些人。"

然而,神却带领他和太太移民美国,在美生活了20年,在60岁时,李健明开始祈祷,"2011年,我和家人召开家庭会议,最终回到香港,开始服侍吸毒和坐监的人。这是我向神许下的愿望,希望能够实现。"

捕足崇拜英雄心态巧妙讲耶稣

回到香港后,李健明马不停蹄进出赤柱、石壁、壁屋监狱、荔枝角收押所等,接触不同类型的囚犯,他主要关顾终生监禁的犯人,"因为他们通常没有人探望,内心非常痛苦。他们没有出狱的日子,所以有些人认为杀人应该被判终身监禁。其实,判终身监禁比死刑更惨,因为死了就一了百了。"

现时狱内的监仓分为甲、乙两类,被判监禁十二年以上的囚犯会先被编为甲类囚犯,李健明深谙囚犯的心理。第一年是最反叛的,从一个开放的社会转到一个封闭的环境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在监仓内每个人都是甲类囚犯,他们需要适应每一样东西,包括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环境。第一年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会打交,因为不知道如何发泄。

"所以,你怎能入到去就叫人信耶稣?先要令人对你有好感,对住他们要认叻,我是黑帮大哥,我好打得,他们当你是英雄就崇拜你,我是过来人明白他们的心态!"然后李健明就顺水推舟说:"我不厉害,厉害就不用信耶稣,信了耶稣现在才这么厉害!"

他还会鼓励对方读书进修。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是他经常探望的一位终身监禁重犯,鼓励他读圣经和祈祷。这位囚友重新开始读圣经和祈祷,"每次我们聊天时,他会提出圣经问题,我都会为他解答,并不断鼓励他。"

有一次,他告诉李牧师有机会重审,于是两人一起祈祷并告诉他,如果能出狱一定要读神学。后来,他果然获得减刑出了狱。李牧师敦促他读神学,更自费支持他的学费,现时他正在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念神道学硕士。

古惑仔变监狱司铎「天真牧师」李健明改写人生剧本
牧养更生人士的李健明牧师、阿锐、新生命浸信会麦伟祺牧师。(图:基督日报)

汇工房上海街店铺开张。(图:李健明牧师提供)

"汇工房"汇聚同路人开展新生

李健明也不忘跟进即将出狱的囚犯,希望在他们重返社会的时候能有支持和帮助,与他们同行。因此他成立了"弘汇慈善基金会",当中"救生圈计划"是藉著开设餐厅让他们有工作机会。

许多出狱者可能已接近五十岁,通常会从事建筑、装修或清洁等工作。有些人即使在狱中完成了大学商管理的学位学位,但出狱后难以找到工作。他们经常被迫从事繁重的工作。李健明曾经介绍三家适合的公司给出狱者,但第三家公司对于聘用更新人士的接受程度较低。"他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承认自己的过去可能会被揭露。如果他们在职场上能够获得接纳,生活也会渐渐稳定。我会持续鼓励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

深感这不是长久之计。他的心愿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成功创业,让他们无须辛苦的体力劳动。教导这些出狱者学习做生意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他透露,早期尝试过网购,但因为竞争激烈而未获成功。

2022年至2024年弘汇慈善基金会开设三间"汇工房"餐厅。有异于其他由基督徒开设、聘请更生人士工作的社企餐厅,汇工房完全由过来人主力营运。李牧师原希望汇工房能在饮食业界取得好成绩,进而拓展更多店铺,聘请更多更新人士。可惜社会大环境影响,餐饮业不景气,其中两间餐厅都结业了,现在剩下 深水埗福荣街这间店铺。

李健明分享,曾经介绍三家适合的公司给出狱者,但第三家公司对于聘用更新人士的接受程度较低。"他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承认自己的过去可能会被揭露。如果他们在职场上能够获得接纳,生活也会渐渐稳定。我会持续鼓励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

教导这些出狱者学习做生意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他透露,早期尝试过网购,但因为竞争激烈而未获成功,希望在饮食业中取得好成绩,进而拓展更多店铺,聘请更新人士。可惜社会大环境影响餐饮业不景气,两间餐厅都结业了,现在剩下 深水埗福荣街这间店铺。

尽管如此,汇工房小店里洋溢著温情暖意,一班更新同学、家属、义工每逢星期五早上都会一起茶聚,彼此互相鼓励。"同学会里面99%都是坐过牢的,他们都改邪归正、结婚生子重新生活了。"员工中一位叫阿锐的也接受记者的专访,记者写成"阿锐的故事:24年出囚牢 用爱打造温暖小店"汇工房" "。他亲手为记者炮制了一道美味的香煎韮菜饼。寡言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坐牢24年后出狱,做过烧味师傅十多年,后也跟李健明牧师一起尝试过网购,再后与几位好友一起开设了汇工房,他也成为过来人帮助其他更新人士重返社会。

关爱延伸至囚友家人

李健明不仅关注在囚人士重返社会,还关心他们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由于在囚人士在服刑期间失去经济能力,弘汇慈善基金会每个月给予2000元生活费,确保这些家庭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

除了基本生活费,基金会还特别关注在囚人士子女的教育和发展。例如,基金会资助更新同学的子女学习音乐,购买乐器和参加音乐课程。目前基金会已经资助了5个家庭,帮助他们的孩子实现学习音乐的梦想,希望通过这些援助让在囚人士及家属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长期为囚友奔波辛劳,会否感到倦怠呢? 李健明坚定地表示:"如果你做得不好,就会感到倦怠。如果你做得不好,就没有成绩,没有成绩就没有成功感,没有成绩就会感到倦怠。你明白吗?就像我们一样,很多人一起走,不知多开心。"他还告诉记者在服侍之余继续进修,72岁在香港建道神学院取得教牧学博士学位。

从不言倦的李健明牧师话未说完便匆匆起行,离开了汇工房走在灿烂的阳光下,带著耶稣基督的盼望与光明,送进铁窗内照耀仍在黑暗的弟兄。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