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牧者"葛培理

「美国牧者」葛培理
福音布道家葛培理35次荣膺"世界十位最被尊敬的人物",是近代人物中当选次数最多的一位。(图:葛培理布道团)
葛培理(又译"葛理翰")全名是William Franklin Graham,但通常被人以暱称称为Billy Graham。他于1918年11月7日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父亲Frank一生务农,母亲Morrow是一位贤惠善良的基督徒。

葛培理16岁时在福音布道家Mordeccai Ham牧师的布道会上受到圣灵感动,来到上帝面前认罪悔改,决志作基督的门徒。高中毕业后,葛培理进入Bob Jones College受造就,1937年又转学到佛罗里达州圣经学院(今三一学院)。他19岁的时候,决意将自己奉献给主,向主祈祷说:"主啊,无论你叫我做甚么,我都愿意去做。"他在圣经学院进修期间开始到各教会讲道,也在公共场所及酒吧向人传福音。

1940年,他再进入惠敦学院(Wheaton College)修读人类学,并在那里与一位在中国宣教的钟医师的女儿钟露丝(Ruth McCue Bell)坠入爱河。两人在他1943年毕业不久后结婚,育有五名子女。

葛培理从1943年到1945年在浸信会担任牧师,随后开始从事"青年归主"(Youth For Christ)事工,并多次举办"青年归主"布道大会,带领许多人悔改归主。1947年起,他开始了个人布道生涯。几位老同事与他一同在葛培理布道团(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事奉至今数十载,成为佳美的见证。

1949年初,葛培理到洛杉矶举行布道大会。当时他对自己所要传讲的信息起了很大的挣扎,就独自在山上祈求主的引领,终于获得确据:他必须凭著圣灵的大能与圣经的权威,传讲"当代人所需要的福音"。

那次洛杉矶布道大会持续了8个星期,统计下来竟有35万人次参加聚会,3千多人决志信主。决志的人当中有著名电影明星、奥运选手以及黑社会首领,加上媒体的报导,"葛培理"一举成名,轰动了全美国。

1954年,葛培理在英国伦敦举行为期12个星期的布道大会。开始时受到媒体与名人的冷嘲热讽,认定他必会失败。当时气候恶劣,阴冷下雨,但因圣灵作工,每天约有6万人带著饥渴慕义的心涌进会场聆听真道。最后一场在温布里足球场的聚会有12万群众聚集,送别这位从美国南部来的年轻传道人,就连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腓谢也前来参加。几天后,英国首相邱吉尔特地接见葛培理。葛培理对邱吉尔说:"唯有耶稣基督是世界难题的答案。"首相深受感动。那次在英伦的大会,单单决志信主的人数就超过4万人。

此后,葛培理不断被邀往苏格兰、北欧、德国、加拿大、印度等地举行布道大会。1957在纽约的首次布道大会成为所有布道会中历史性的一笔:在面对排斥的情况下,圣灵的作工打动了千万人的心。面对热烈的人群,原定为6周的布道会不断延长,最后葛培理足足讲了4个月之久!100多天里有240多万人次参加聚会,6万1千人归向基督。这场布道大会也是第一次被电视现场转播的福音聚会

60年代到80年代之间,葛培理走遍世界各地,前往美洲、非洲、亚洲各国传扬福音。在韩国汉城所举行的大会,参加人数突破了历史的记录:一夜聚会的人数达到100万。80年代初开始,他进入共产国家,如匈牙利、罗马尼亚、东德、苏俄、中国大陆,甚至也进入朝鲜,与当时的领袖金日成会面。上帝为他敞开的"传道之门"无人能关。至今,他的布道足迹遍至全球185个国家,亲临会场听他布道的人数超过2.1亿,当场决志信主者将近300万。

葛培理的夫人露丝从小在中国长大,直到17岁才离开。葛培理对中国的宣教因而有著特别的感情。他曾于1975、1985、1990年三度访港举办布道会,1975年在台湾布道,1988、1994年访问中国大陆。他曾对中国大陆的基督教状况发表评论说:"20年前,整个中国几乎没有一座教堂开著,今天则有数万个教堂开著,我们应该对此感到高兴。"

葛培理35次荣膺"世界十位最被尊敬的人物",是近代人物中当选次数最多的一位。今年年初,《时代》周刊将他列为"全美25位最具影响力的福音信仰人士"榜首。他与美国历任总统都有良好的个人关系,并曾在 8次总统就职仪式上带领祈祷。

今年6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大纽约布道会,极有可能是他在美国举办的最后一次布道大会。现年86岁的葛培理患有脑积水、前列腺癌及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在去年一次摔交导致髋骨骨折后,只能拄拐杖行走。他表示自己并不惧怕死亡,而是盼望与主耶稣见面。他又在布道大会上对9万多会众说,虽然自己讲过这将是最后一次布道会,但"I never say never"。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