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很有可能成爲主來之前最大的「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的最大宣教人力
華人福音普傳會國際總部主任林安國牧師在「華傳」9月9日晚上的感恩會中,以「面對福音回歸耶路撒冷的挑戰與前瞻」一題,講論華人教會在「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的角色。他表示,中國很有可能成爲主來之前最大的「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的最大宣教人力。
林安國牧師首先界定「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中的「回」字所指爲何。他認爲「回」字可以有兩個意思,第一是指回教世界約11至12億分散全世界各地的回民,第二是指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他說,有人說「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可能是主來之前最大的一個福音運動;另一方面,中國可能是主來之前的最大宣教人力。
2種計算方法:估計中國最少可派出1、2萬宣教士
他以中國的6千萬信徒並100萬傳道人計算﹙估計數字﹚,假使有十分之一的人對宣教有負擔,想加入成爲福音傳回耶路撒次的成員,即有10萬人可動員。這個數字令他心裏很震驚:韓國1萬2千宣教士的數字已令人嘩然,假如中國可動員10萬人,經訓練後出去宣教,那是多大的宣教動力!
他又用另一種計算方法。據星加坡統計,400間華人教會裏有400名宣教士,比例是一教會派一個宣教士。他又指出差聯統計香港教會與宣教士數字的比例大概是4比1——每4間堂會才有1位宣教士。假如把這比例用于中國30多萬﹙估計數字﹚教會裏,可派7萬宣教士,即使只能派出當中1、2萬人,情况也令人鼓舞。他呼籲大家爲這個可能性禱告,希望這夢想成真,讓「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成爲最大的宣教運動,亦令中國成爲最大的福音動員的地方。
他回顧教會歷史,當年最早期成形的中國宣教一,可算是翟輔民的「中華海外佈道團」,一批批把人差到東南亞等地。至今亦聽聞不少中國信徒抱著傳福音給中東地區的熱心。他說,他曾在土耳其遇到溫州信徒,表示已經有很多中國人到中東開設溫州教會,在當地學習語言,並傳福音。
可憂之處
林牧師指出了數個令人憂慮的問題,並探討問題的出路。
回歸耶路撒冷運動的可憂處
第一個可憂的問題,是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被一些不良機心的人利用成爲得利的途徑,令運動變質。他聽聞有一個領袖收取大筆奉獻後,放在戶口花光了。另一個可憂,是不少人仍保留數十年前的回歸耶路撒冷思想模式。有些人仍打算用步行、騎駱駝等方式進入。然而現在已是科技時代,應與時並進。
還有一個可憂之處,就是在中國出去宣教士難以後到正式的宣教訓練,以致宣教很快出現問題。他說中國大陸往往只給宣教士一張機票,便讓他們出發宣教之路,却沒有給予需要支援和後防,令很多宣教士灰心卻步,失望而回。
出路在哪﹖
林安國表示,對中國派出宣教士的問題,最近引起許多討論,包括如何給予出去的中國宣教士更更多的支援,此外就是如何把中國大陸與香港和海外的資源結合起來,解决國內宣教資源不足的問題。
他指出,香港有豐富的資源、架構和系統,無論在知識、訓練和後防都有美好的配搭,但唯一問題是沒有人力;中國相好相反,有大量人力,但缺乏經驗和資源。林安國牧師與大家一起思想香港與海外華人教會如何能與中國大陸合作,包括幫助中國教會成立差會以及「中國宣教基金」作支持中國宣教士之用,並通過出版宣教士手册以教育和培訓宣教士,在香港的教育、架構和海外經濟上與中國的大力配搭,使福音運動産生動力,讓中國能成爲「宣教的中國」。
林安國牧師簡介
林安國牧師生於中國廣東紹關,長於香港。青年時信主。奉獻給主後他在建道神學院接受神學訓練,畢業後即往印尼宣教5年,再到美國加州福音神學院完成宣教學博士學位。他早年曾被香港宣道會海外差會派往印尼開荒植堂,亦曾在加拿大牧會,幷曾在香港建道神學院、新加坡神學院、加拿大維真神學院和天道神學院作客座講師,現任「華傳」國際總主任。
相關新聞: 十年間結出豐碩果實 (2005.09.10) 華傳十周年感恩會 探討華人福音工作新方式(200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