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她非常樂意與大家分享多年積累的「一條龍」全面性個人佈道經驗——以建立良好關係為橋梁,配合對象需要把福音靈活而有效地傳遞,再配合跟進栽培,以鞏固決志者的信仰基礎及幫助融入教會而穩定追求靈命成長。
建立良好關係
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傳福音的對像是人。具體怎樣做呢,平時與人見面多講幾句,在餐廳、洗手間,什麽場合都可以;要開放自己,先講起自己的事情;平衡關係網絡,除了公司交際外,還有自己的關係圈子。
只有教會的關係網,這樣的話沒有人可以傳,所以我特意建立關係。人際關係不好,亦傳不了福音,我承認不是誰都鐘意我,所以順其自然了。但我強調一個好的人際關係網絡。
賺取聆聽的權利
職場中面對的都是成年人,他為什麽要聽你講呢?首先辦事要有能力。職場信徒需要良好的工作表演,得到同事、老闆的信任,再開始下一步。就像聖經中的但以理,他滿有智慧,到了80歲仍任政府高官,他亦有美好的靈性,有3個朋友通曉各種學問。但以理服侍的王並不信神,但是因為他做得好,連國王都尊重他所侍奉的神。
同事們不知道我信仰之前,先看我的工作。我在前線接觸客戶,生意業績很重要,若不是,即刻走,這時人的價值在工作中,我也不是要做精英中的精英,做一個平衡,盡力做到更好。不讓教會活動太影響我的工作。另外,我覺得外面的世界好先進,而我裏面的知識已經很舊,所以我經常學習提升自己。
老公提醒我主動開放自己私人的事情,這對我幫助很大。現在大家都很會自我保護,尤其是男人,談話不是埋怨一下別人,就是講講特首,不講自己的事情。所以首先你要對神有信心,對自己有健康自我形象,這樣可以將自己的戒備放低,比較開放和信任人,打開心談話。
當我與人交談,話題很多,包括家裏問題都講。我也不是只講怎樣靠著耶穌得勝,也適當分享自己的軟弱。不要將自己講成超人,這樣給人感覺虛假。當我將自己一些擔心與老闆分享時,得到的反應往往出乎以外的好。過程中神慢慢教導我,學會讓人幫助我。談話時我也不會期望對方講什麽,但我先講。當然自己要有觀察力,一定要找到開啓對方心門的鎖匙。
這點幫助我很多,我稱之為「鬆土」,贏了很多友誼回來,他們主動跟我分享他們的生活以及感受,這樣我帶領了很多人,甚至「敵人」信主。
引起好奇
千萬不要長篇說道理,高舉信仰旗幟,如果有需要,我會刻意將話題轉入信仰。例如,我的一個同事因父母入院壓力非常大,她知道我的父母以前住院的事情,我有時會同她分享:我媽媽幸虧有信仰,雖失去老伴,又失去活動能力,但是信仰幫助她有好的心態面對……一次我同她探伯母,她主動問我基督教和天主教分別哪裏。當人面對生老病死的衝擊,自然會想到宗教信仰,她主動提問是開始談信仰的最佳良機。
很多人說不知怎麽轉話題到談信仰,一般可以問小時候在什麽學校讀書等等,有時候可以直接講,亦好自然。比如一次公司來了些實習生,其中一個成績差很可能被淘汰,一次吃飯時候她主動向我請教。這是你的生命吸引所以有人問你。很多人不願意教人,當然我願意分享心得,最後還補充最能幫我的是信仰。這樣講信仰給人印象客觀,我又不講很多,引起好奇。然後再問她有沒有信仰,然後我們約了下次分享的時間。因為這時你有優越性地位,對方很開心你願意和她交流,就這樣兩懦澈寣A她就決志了。
為福音把脈
一般信主經歷四個階段,有沒有神?這個神是誰?選信那個神?最後是等待決志。前兩個是理性階段,後兩個是感性階段。工作者和學生不一樣,度身訂造的個人性佈道最有效,我先會用啓發性問題觀察對方處於哪個階段,希望情理兼併,處於前兩個階段的,幫他建立一些客觀的信仰基礎,處於後兩個階段的就要動之以情了。
下續……
編者按: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圓滿結束,三萬多個靈魂歸主名下,這對香港教會是莫大的鼓勵。同時如何跟進好決志者成為擺在衆人面前的挑戰。盼望通過本文分享的一條龍佈道跟進方法,能夠鼓勵讀者繼續跟進,繼續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