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
一陣忙亂,一些噪音,一個擁抱,最後,「砰」一聲,車門關上了。接著,車子徐緩地倒出了車道。
揮揮手,目送兒子開著那輛二手車,漸行漸遠,直到轉彎處;內心的某一塊彷彿也跟著轉彎走了。就這樣,我的空巢期正式揭開序幕了。
其實這已是兒子離家上大學的第三年了,卻是我的第一次空巢。主很恩待,延緩了兩年──祂知道我的景況,體貼我的需要。
原來,兒子上大學的那一年,正是本來住校的女兒大學畢業,但她留在其實離家不遠的原校唸碩士,又在另一所離家還算近的大學唸音樂治療師的證書,也就順理成章地搬回家來住。今年女兒課業結束,夏初時,搬到外州去實習,而兒子正好放暑假搬回來。就這樣,一進一出,一出又一進,延長了兩年多,讓我的心理準備更充裕些。
說是這麼說,事到臨頭,還是不一樣。送走了女兒,難免惆悵幾天,而那幾天,老公正好出差,兒子特別體貼,飯後總陪老媽散步幾圈,走著談著,甚至約了一起去聽了一場夏日室外音樂會呢!
等到兒子快要走了,心裡真的不一樣了。一方面是依依不捨,一方面想到家裡從此空蕩蕩地,白天就只剩我和一條狗,晚上則是永遠地大眼瞪小眼,二缺二。想著想著,恨只恨為何始終只有兩個孩子?
從來都是希望有更多孩子的,可是,我主偏沒給。曾經也考慮收養,但孩子反對,等到他們想通了,我卻已體力不濟了。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遺憾,對我而言,這是其一,卻也是我需要順服安息的。二十年來,每逢聽到或看到某某人懷老三,甚至老四,心裡難免觸動一下,主啊,我呢?為此甚至也在特會中,出去接受禱告,搞得別人莫名其妙:「妳不是已經有孩子了嗎?」有一個美國家庭,認識他們的時候,有四個孩子,只比我多兩個,如今卻已有了九個!主啊,多少人千方百計地,不要再接受您所賜的產業,但,我是要的呀!主!我喜歡孩子啊!
就在兒子離家的幾天前,我不知為何提到希望將來可以有十個孫子,他馬上面色嚴肅地對我說:
「媽!你不能這樣指望,因為有可能你一個也沒有,或是只有兩三個。」
天哪,難道我連作夢的權利也沒有嗎?兒子,你必須這樣殘酷嗎?我何嘗不知道這全在乎主呢?
生命何價
好像是從國中的時候開始,健康教育課本上,就教著「一個孩子不嫌少,兩個孩子恰恰好」。記得當時電視也經常以此來作廣告,叫人去避孕什麼的。而每次父親聽到總是說:
「哪有這回事,上帝要給幾個就是幾個!結紮違反生理自然,傷身體的!」
深受捉襟見肘之苦的母親總問一句:「那養不起怎麼辦?」
「上帝給你幾個就會讓你養得起幾個!」父親總再加一句。
「隨便養,當然都可以,栽培優秀兒女可是要花好幾倍錢的!」母親自言自語地。
可不是嗎?有四個手足,家境並不寬裕的我,在那個年代能學鋼琴,常被同學們誤以為是來自優渥人家。其實這全靠母親的毅力及開源節流的本事,以及後來鋼琴老師愛心提拔,免收學費的恩情。孩子少,每個人分到的當然多點,看看同學中,兄弟姊妹少的,好像確實生活都比較寬裕。這是簡單的除法,還需要解釋嗎?
「兩個孩子恰恰好」,那麼,老三是多餘的嗎?那不就是我嗎?那下面兩個弟弟呢?特別是父親生意失敗後才出生,我所疼愛的小弟呢?他是多餘的嗎?他的生命難道不也一樣寶貴嗎?是他的存在,讓我有機會學習付出;是他的成長,讓我嘗到一種類似後來作母親的滋味;是和他的互動,滋潤了我青澀的生命,使我體認愛的本身就是無價的報償。兩個孩子如何是恰恰好呢?課本怎麼會這樣教呢?剛進入青少年時期,也剛知曉新生命是怎麼形成的我,心裡總揮不去這個大問號。甚至,連這個問號的顏色該是美麗的還是醜陋的,也是個大問號。
不多子的樂母
結婚後,來到美國,留學生生活的緊張與窘迫,使我們根本沒考慮生孩子的問題。有時,卻也癡人說夢地講說將來要生一打的孩子。每個孩子至少都要會彈鋼琴,有的還要學小提琴,有的要學中提琴,有的要學大提琴,還有的是長笛,最好還有豎琴……他們又分別要選擇不同的職業,在不同領域發揮所長,互助合作,又服務人群。對了,還要一起打籃球、打排球、打棒球……先生總笑著聽著,任我不停地說著。至於,什麼時候是「將來」,從來不曾討論過,一打孩子養不養得起,更連提都沒提過。聰明的先生知道,這畢竟是作夢嘛,何必戳穿呢!
後來變魔術似的,有了兩個孩子。因著孩子,為了孩子,加上神的揀選,信主了。看著孩子那樣的純真可愛,雖然身體不好,帶起來特別累,可是想到他們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再累也無怨──之前的什麼理想抱負全褪色,名利祿也如過眼雲煙了。
那時,整日跟著孩子混。到公園盪鞦韆,往街上看路人,寵物店看狗去,圖書館借書也;時遠征,時近攻。或唱歌,或跳舞,或畫畫做勞作,或賽跑捉迷藏,有靜也有動。而冬日午睡是最享受的了。哪管衣服還沒洗,帳單還沒付,且先躺下說個故事,聽個詩歌,左擁一個,右抱一個,窩在溫暖的棉被裡,任憑外面寒氣濃風聲大,讓我們一塊兒悄悄進入彩色的睡夢鄉,迎向暫時的永恆。
這些種種甜蜜,常教我不禁讚美主,更巴不得時光駐留永不逝。
不解的是,偏偏許多朋友嫌孩子煩,恨不得他們快快長大,好早日恢復自由之身。
自由?我不是最自由的嗎?我不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與主一同陪著兩個活潑健康、幼嫩可愛、純潔天真的生命,一天天成長,過著在地如在天的日子嗎?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帶給我無限喜悅與啟發,使我從中揣摩天父對祂兒女的愛,品嚐生命的奧秘。自由為的就是幸福,如果這不是幸福,那麼幸福是什麼呢?人們常以為富足帶來自由,如果這不是富足,那麼富足是什麼呢?自由?自由!這就是把那真善美聖的種子撒在他們心田裡最自由的大好時機啊!
上帝的恩典讓我有了個金不換的第二個童年!另一方面,相親相愛,想像力豐富的姊弟倆,三天兩頭,總不忘自編自導自演一番。不久,姊姊嫌兩個演員太少,每晚禱告不忘求天父讓媽媽再生貝比。而我的肚子,想當然耳,是不必減肥的──既然隨時又要更大了!哈!
春去秋來,秋去春來,幾百個,幾千個日子像流水一樣地逝去了。我的肚子,並沒有變得更大。
倒是女兒變了,兒子也變了,都變成半大不小的人了。爸爸變了,媽媽也變了。媽媽的眼睛變得看不清楚了,頭腦變得想不明白了,情緒變得忽高忽低了,頭髮變得有黑有白了。而唯一,唯一不變的是,媽媽仍然固執地稱兒子是老二;在我家,是沒有老云滿I哦,還有一樣不變的是,每逢經過童裝店,總還駐足不去,心裡隱隱作痛,伴隨著淡淡的哀愁,一味貪婪地看著、摸著那些可愛漂亮,有花邊有蝴蝶結,夢幻似的粉色小洋裝。
哦,主啊!我像您一樣是喜歡孩子的啊!
進入安息
離家前,兒子女兒應我要求,把房間徹底地清理了一番,對他們,想必是頗掙扎的。記憶像靈魂,東西像身體,哪能分割呢?童年已逝,喚不回,唯藉東西留影兒,太多的不捨,太多的難分。媽媽是否太殘忍了?
「將來我小孩生日時,我不買東西,就把我小時候的東西送他們!」
「媽媽,我們小時候因為很少看電視,又不打電動,所以做了好多勞作,真的好捨不得丟哦!」
「媽媽,我們小時候,真的好快樂喲!」女兒深情感激地說。
是的,寶貝女兒、寶貝兒子,我們,我們小時候,真的好快樂喲!現在你們長大了,媽媽也跟著長大了!長大有長大該做的事,媽媽會像教你們一樣地教自己,好好地把長大了該做的事做好。媽媽已經「幼吾幼」了,現在大大可以「以及人之幼」了。況且,在台灣的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媽媽也該「老吾老」了。還有,媽媽喜愛的舒曼的《兒時情景》鋼琴組曲,也可以拿出來復習了。還有,還有好多的事呢!孩子,謝謝你們與主一同陪媽媽長大了!
是的,我們小時候,真的好快樂喲,真的太快樂了。這個快樂,已經讓我們這麼依戀了,那麼,天堂的那個快樂又是怎樣的快樂啊?一百倍的快樂吧?不!起碼一千倍吧!那麼,那個快樂又是怎樣的值得我們滿心嚮往啊?親愛的孩子們,讓我們在地上好好地繼續長大,將來一同到天堂去享受我們的主的快樂吧!
【蒙允轉自《傳揚》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