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於去年年初已登刊在台灣一雜誌,是黃之鋒的信仰與社關心路的回顧。他寫道,自在母親肚子裡他就開始參加教會,兩歲生日禮物是一本幼兒《聖經》,家中宗教書籍數千本。除此以外,父母關心社會狀況,他6、7歲時帶他探訪基層家庭,父親亦關心香港和中國的福音遍傳,教導他作為基督徒應有的使命。
他寫道:「深刻的童年回憶不禁令我心存兩個疑問,為何我的生活如此充足,但不少港人的生活十分艱難?為何我在香港可以享有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但中國就不可以?我不禁在心中怒吼:『一定是如此嗎?』」
他又表示參與社會運動的觸發點就是信仰,他說,沒有信仰,我絕不會參與社會運動;沒有信仰,我根本不會意識到我們應該尋回個人根本的價值,肯定每個人也是平等,也是上帝所愛,也應該受平等待遇。
鄺保羅牧師在近日一次講道中以揶揄語氣談及7月2日凌晨因參與佔中被捕的學生,引起公眾憤怒。黃之鋒的文章似是藉自己的心路,解說參與社運背後非玩票性質, 乃信仰精神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