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次思想交谈会从自省角度探讨"爱"的重要,由"大爱"与"仁爱"等思想论起,探究现今社会的实践与价值,呼吁大众关爱贫困、扶持弱者,达致社会融和。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郭少棠教授分享,新冠疫情产生种种社会经济的人生苦难,迫使人们相信人类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大家都需要"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并藉著中国文化传统对生活的圆融,强调变化与融合,让世人将不要、不爱、排挤、遗忘的,都能感到人间的温暖、宝贵的宽仁、慈悲、恻隐的大爱。
教会关怀贫穷网络总干事马秀娟表示,贫富悬殊是香港的关键议题,不平等是导致贫穷问题出现的成因之一,反映经济体系的失调。贫穷,不只是物质贫穷,而是在身体上(患有残疾或痛苦)、心灵及精神上(软弱、受苦)都有机会处身于贫乏之中。
她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属于同一个群体,所有人对群体中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应彼此分担、分享,与人建立彼此平等的关系。人们更要走进有需要的群体中,肩负起关怀社区与弱势社群的使命,采取行动,做出回应,活出"爱邻如己"之伟大的诫命。
该次宗教思想交谈会内容将结集成书,编者天主教周景勋神父总结指,人们若能自觉静思扶助贫穷,社会便能和谐太平,鼓励市民大众守望相助,在疫症变化的时代情景下,捐助贫苦大众及关爱露宿者。
"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由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孔教、伊斯兰教、道教共同成立,该次宗教思想交谈会讲员来自以上宗派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