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道神学院院长梁家麟于今期(1月25日)"院长的话"公布,学院已委任蔡少琪牧师出任第十四任院长,任期由2018年9月开始。梁家麟介绍蔡牧师时称,"蔡牧师毕业自香港大学,在建道完成基础课程,再到美国加尔文学院完成博士学位。他在建道先后任教十年,又曾担任九龙城浸信会主任牧师多年,在为人、治学和任事上,都有出色表现。他关心全球发展和中国形势,常有敏捷而具见地的评析,力主教会同时在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上有更大的承担。由他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代出任院长,肯定是建道和华人教会的福气。"
梁家麟指,六年前力邀蔡牧师离开教会牧职,重拾建道教鞭,预备接任院长一职。没想到整个交职过程绵延多年,终得众老师同工认可,院董会任命,完成这个交棒。他期望各界借代祷来守望和支持蔡牧师。他对蔡牧师所带领的建道神学院寄以厚望,愿这所古老的神学院继续更新转化,服事今天的香港和普世的华人教会,参与她们未来的建构。
蔡少琪牧师在个人脸书回应梁家麟公布建道院董会对他的任命,他坦言承担许多自己非常钦佩的前辈曾担任的建道院长一职,心中涌出一句话;"谢谢各位鼓励,需要许多恩典。"
他分享其感受时表示:"能进入建道家,回头看,全是恩典。未来能与众多同工和建道人一起奋斗,实在需要许多的鼓励和极大的恩典。实在需要神的白白的恩典和怜悯,并实在需要众多建道人、建道同行者和许多守望建道的弟兄姊妹和主内同工的同行、同工、监督、提醒、支持、接纳和代祷。"
他以几年来在讲道里喜欢的主题:"耶稣甘心成为小人物,耶稣爱惜、拯救和使用小人物。"来回顾过往。他相信神会用许多我们不认识极为忠心和美丽的小仆,而他只是其中一位小仆、小子和小人物。
他分享成长、信主与蒙召的经历:"小时候在黄大仙徙置区长大,中学在英皇书院毕业,大学虽然入读港大土木工程,却是一位走堂不上课,沉迷学生活动的港大利玛窦宿舍的Riccians。大学毕业后开始自己喜欢的中国贸易。1988年信主。1989年六四运动期间流泪不少,感触强烈,蒙召事奉。1989年8月20日在恩福堂受浸。因著神奇妙的主权和感动,1990年7月初参加建道一个读经营。那时我从未听过建道的名字,在建道人熟悉的石凳上祷告,神给我一句话:『这里真好!』"
蔡牧师受浸不够一年,建道神学院破格接受他的申请,他在1990年7月中开始攻读道学硕士的希腊文课程。在院期间认识他的太太,开展许多与建道的渊源。1998年蒙恩回建道任教,2006年受张慕皑院长邀请到九龙城浸信会事奉。2012年4月受梁家麟院长和邝炳钊牧师鼓励和邀请,回到母院再学习事奉。
他自言随著年纪的增加,头发白了很多,去年开始有飞蚊症,运动的机会也少了。曾自以为有过小聪明、有任性、有傲骨的年轻时代,但如今常挂在口中的是:"自己只是很普通的人,需要恩典,并没有可夸。珍惜同路人,珍惜同工,珍惜家人。"
他以蒙召的经文:"耶和华对我说:你不要说我是年幼的,因为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甚么话,你都要说。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书1章7-8节)来求恩典、求保守、求能至死忠心!
在香港和中国教会和普世宣教有许多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蔡牧师说心中有两大祈求: 1. 求神让我们亲自目睹祂要成就的奇妙作为和许多白白的恩典。 2. 求神兴起更多更多更多下一代的仆人:主必兴旺,年轻一代必超越我们,愿我们纵然必然衰微的这一代能成为年轻一代的鼓励者和同路人。
他展望未来,认为需要许多同工的鼓励、支持、督责和守望,并以三句喜爱的圣经名句作为互勉:"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章30节);"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诗篇127篇1节)及"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马书1章16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