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与外王"——从中国教会历史角度看"教牧职事" 編輯室 2007年9月28日星期五 上午1:43 第一届周年牧养研讨会之从历史角度探索华人教会处境中"教牧职事"环节,邢福增教授以"内圣与外王"为题,讲述从中国教会历史角度理解的教牧职事。 现任崇基神学院副教授的邢教授表示,中国教会先贤早已指出建设中国本色之教牧学之重要。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色的教牧学将长期研讨,而从对教牧同工的认识,则可用"内圣与外王"来解释关于此课题的历史。 所谓内圣与外王,即从大学之道的"正心修身方可齐家治国"而来。邢教授指出,从中国教会前辈贾玉铭*、陈崇桂*、杨邵唐对教牧职事的理解可以看到,对传道同工的要求是首先诚心服侍主,灵性健全继而生活高尚、自省、家庭基督化、方可奋兴教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一环节,香港浸信会神学副教授的吴国杰博士,通过选取初期教会的亚他拿修、奥古斯丁,和宗教改革时期的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教会典型圣贤,来阐述对"教牧职事"的十点原则:建构整全神学,高举圣经真理,整全信仰教导,活出生命榜样,用心关顾牧养,善用合适人才,妥善管理架构,反省礼仪传统,配合时代需要,以及重视社会见证。吴博士表示,此十点仅属原则性思考,在实践中仍有改进的空间。 第一届周年牧养研讨会探讨"教牧职事"相关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