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聖經翻譯運動正迎來歷史性的轉折點。根據威克里夫聖經翻譯協會為紀念聯合國國際翻譯日(每年9月3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過去一年,全球平均每週有兩本聖經新譯本出版(平均每3.5天一本),速度創歷史新高。
根據《 2024年聖經狀況報告 》(State of the Bible 2024),僅過去的一年,共有118種語言的聖經被翻譯,其中23種是整本聖經,95種是新約聖經,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年度翻譯數量。
這一成就意味著約有1.97億人首次能夠用母語閲讀整本聖經,約有5400萬人可以閲讀新約聖經。
更令人鼓舞的是,就在一年前,還有985種語言需要翻譯但尚未開始。如今,這一數字已降至550種,下降了44%。與2021年的1892種相比,這是一個顯著的進步。
「幾個世紀以來,數十億人生活在沒有母語聖經的環境中,」威克里夫傳教團執行主任詹姆斯·普爾説。「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近年來,聖經翻譯的速度和規模空前高漲。」
聖經翻譯的意義遠不止語言的可及性,它對很多社區有著深遠的影響。
多哥和貝寧伊費人的例子充分體現了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舊約》的獻祭儀式與伊費人傳統的萬物有靈祭非常相似,」已故的翻譯項目負責人迦勒·埃多説道。「閲讀《利未記》有助於我們理解我們的民族在信奉基督之前是什麼樣的,以及信奉基督之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巴布亞新幾內亞諾沃諾普人於1990年獲得聖經,34年後的今年6月出版了全本聖經。翻譯家尤利斯解釋了此次揭幕儀式的意義,他説:「聖經被翻譯成諾沃諾普語,並不是為了翻譯本身,而是為了讓諾沃諾普人理解並遵循其含義。」
翻譯工作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貝勒語族曾一度面臨滅絕的威脅,但信徒們堅持不懈地將聖經翻譯成拉貝勒語。二十年後,拉貝勒語如今已成為一種成熟的書面語言,並被廣泛使用,而該族羣也擁有了一本拉貝勒語新約聖經。
在烏干達,「一起閲讀」項目通過用母語講解聖經,為當地居民提供語言教育。該項目不僅提高了閲讀能力,還改善了社區衞生狀況、學校學習成績,並加深了當地居民的宗教參與。
儘管取得了這些顯著進展,仍有15億人(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無法獲得本族語聖經。僅今年一年,就有461種語言的新翻譯項目啟動(平均每19小時一個),部分聖經首次以174種語言出版。
「當人們逐漸清晰地理解上帝之愛的深邃和基督事工的偉大時,個人和社區都將發生改變,」執行董事詹姆斯·普爾説道。「能夠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切,我們深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