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怡的母親和我媽媽是工廠工友,我媽媽一直都和她很要好,後來我和佩怡升讀同一中學,我和佩怡便也變成好友。佩怡有三個姐姐,她們都已成家,只餘下佩怡一個,佩怡母親常說,佩怡是她中年時的意外,所以佩怡父親和她都沒有關心到佩怡什麼,加上佩怡的外貌是四姐妹中,最普通的一個,父親更一早「預言」,佩怡將會是他們林家最難銷的°
所以佩怡自小便非常注重外表,和喜愛享樂,她常說做人不應該太認真,既然人只能活一次,那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盡興地活一回?佩怡雖然只是一個小職員,但她卻非常懂得享受,精通所有雜誌的旅遊、飲食及娛樂指南。她可能不能告訴你,誰是現今的香港行政首長,可是她卻絕對能告訴你,那個明星擁有那個品牌的皮包。而她所提的皮包也比誰都貴,但她在銀行的存款卻比誰都低。可是她常自辯到,她們這種享樂一族,絕對是一個社會的中流砥柱,因為若然沒有了她們這般強勁的吃喝玩樂激流,香港的經濟也不會這麼繁榮。
而在感情方面,佩怡則認為愛情是女人的滋潤,她非常反對傳統女性守株待兔的做法,她常說現代女性應主動出擊,去為自己爭取幸福,特別是在香港女多男少的情況下,所以受到挫折也不需介懷,只要能在失敗之處吸取教訓,重新站起來再戰江湖。她常以自己來作例子,她說她雖然是屢戰屢敗,但卻從不回頭看,因為人生和愛情都只是一場遊戲,只要大家都看開一點,那還是可以鬥志大勇地屢敗屢戰。
少螢和艷蕾都非常喜歡佩怡的樂觀和幽默,她們常說只要有佩怡在我們當中,她就必然會為我們帶來不少歡笑聲。家欣也很愛和佩怡一起,只是家欣不喜歡花錢,也不喜歡買名牌貨。領弟也很欣賞佩怡的風趣與建談,但她卻認為人生需要有些目標和成就,單純的享樂主義並不能肯定現代女性的价值。
至於我,我卻認為佩怡代表的,不僅是一群失去目標和追求成就的享樂主義者,她更代表了一群迷失方向和人生意義的都市人,他們都以為自己在享樂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但其實他們是在迷失了人生的真正意義後,被物質和潮流文化弄昏了頭腦,完全地失去了思考和自省的能力。看著佩怡,我不禁感到嘆息,因為神當初創造亞當和夏娃的時候,是要我們管治世界,但到今天,我們雖有萬物之靈的特質,可是我們卻被我們手所造的物質所操控了我們。
***** 作者:清心(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看見神。太5:8) 為牧師太太,育有三子女,現居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