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特的衛道文札記

懷特的衛道文札記
這位牛津的神學家懷特語重心長的說,我們對福音的反應必須要悔改與相信(Repent and believe)那些貼在耶穌臉龐上的羞辱的字條,自然就成為廢紙了。
最近讀到牛津大學校牧懷特(Thomas Wright)所寫的「耶穌不變的形像」(The New Unimproved Jesus)一文,是準對現代卓越的學者尚特爾(E.P. Sanders)、鮑耳格(Marcus Pnog)他所寫的「耶穌的教訓」與法利賽人的對抗。維爾梅(Geza Vermes)所寫“The Religion of Jesus the Jew”以及穆爾(John P. Meier )考桑(John D.Crossan)等著作的評論。他說:「他們加在耶穌身上的那些譏笑、侮辱、羞恥,我們不需要作任何辯護,這些早在耶穌被釘十架上時衪已遭受了。在新約中,人將社會、文化以及政治的泥炭,塗在耶穌的臉龐上。……但是,主耶穌的復活對他們是駁不倒的一個事實。神能照顧衪自己,不需要我們用漂亮的話來辯護。」

接著,懷特牧師在文中敘述近二十年來,牛津、哈佛優秀的學者探索耶穌的真實性(the "real"Jesus)研究所得出版有關耶穌的書籍,他們書中的內容,以史事和邏輯方式作了評論。

(一)尚特爾的「耶穌與猶太主義」一書在1985出版這書曾經轟動一時。他把耶穌在巴勒斯坦境內的日子,以公案的方式作研究,引起了廣大讀者的興趣。把耶穌在聖殿中推翻兌換銀錢者的桌子。作為戲劇的行動以猶太的習俗來批評。作者卻沒有依據福音書內容,並且對復活節的問題擱在一邊。這位牛津的學者與美國學者穆爾(John P. Meier)所編的「歷史耶穌的再思」都犯了同樣的錯誤,把基督教的信念與歷史上的耶穌切開成二。這無異把人的靈魂與人的骨骼分開一樣,豈不是犯了嚴重的錯誤麼?

(二)維爾梅是大英帝國的學者,他是匈牙利出生的猶太人在德國及法國受教育,他自稱是英國實用主義家,他所寫的書The Religion of Jesus the Jew 是以歷史的觀點來寫,所以把耶穌寫成了是「加利利偉大的拉比」。他是一個沒有神學素養的學者。那豈不是一個不懂醫藥的人來判斷一個病人的情況一樣的流為荒唐麼?

(三)考桑(John Dominic Crossan)所寫的:「歷史中的耶穌」一書,除了新約,他還蒐集了早期教會中有關耶穌的資料。這不能不說是一項艱鉅的研究工作。他稱羅馬為「破碎的帝國」。他認為早期的教會並不知道耶穌被釘死的這件事。他這一書的內容跟鮑特門(Rudolf Bultmann)所寫的「拿撒勒的耶穌」一書相似、鮑氏所寫的書在一九五○至一九六○年時期,曾紅及一時三十年後的今天,這書已成了放在博物館的碎片一樣,已引不起人的注意了。

歷史上好些偉大的領袖死後不久,人就把他們的生活的隱私揭露出來。原來偉大的形像,在人的心目中,也就大大遜色了。 耶穌復活了!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學者,要推翻這一事實,卻提不出眞實證據,俗雲「眞金不怕火燒」。自第一世紀至今日,信靠主耶穌復活的人從早期教會的一小簇人已發展至今日的局面,全世界已超過二十億信徒。這豈是一件偶然的事呢?這位牛津的神學家懷特語重心長的說,我們對福音的反應必須要悔改與相信(Repent and believe)那些貼在耶穌臉龐上的羞辱的字條,自然就成為廢紙了。

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章14上)以歷史、以哲學、以猶太的文化諸角度來看耶穌,肯定是會把耶穌的形像,弄得面目全非的,基督徒啊,要為主發光,使人從你的生活中能見到耶穌!

***** 作者: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他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和諧之歌》為他最滿意作品,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