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等待--职场信徒之经历 編輯室 2012年6月4日星期一 上午5:07 作者:书诺 我们夫妇,就像一场游戏中的两个孩子,当交托所有的重担,愿意顺服神,便看到神为我们过关斩将,成就一件件、一桩桩"不可能"的事情。 静静地坐在机舱里,看著窗外,滑翔、飞离、降落的飞机川流不息。思绪回到叁年前,带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此刻,虽然同是前往陌生之境,充满的却只有感恩和确信:这是神为我们预备的,祂必定带领我们去最适合的地方。 突遇困境 2008年初,女儿刚刚出生,尚未等我们从初为父母的欣喜中平静下来,就传来消息,丈夫与当时所在的实验室合同到期后,必须离开,或者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或者就回国。 当时,丈夫的一项研究项目尚未最后完成,原先和导师商定,至少还有一年时间。如今,中途阻断,不仅无法发表文章,现有工作成果也势必拱手让给他人。 由于没有论文发表,担心找不到好的发展机会,就此回国,丈夫实在心有不甘。但是,当时正值美国金融危机,想寻找新的工作,似乎更难。一时间,我们陷入去留两难的窘境。 此时,我们信主刚一年,虽然很享受在团契里亲如一家的弟兄姐妹彼此关怀,甚至也参与服事,但属灵生命毕竟还非常弱小,并不懂得如何将信仰融入生命。 面对"去"、"留"的抉择,我们反复不定,常常是各自举出好几条理由,希望说服对方。辩论到最后,往往不欢而散。我们都希望自己考虑得格外周全,万无一失,以便作出将来不后悔的决定。可是,如何做得到?即使对于自己的"判断",也常常犹疑,今天一个说法,明天又另一个决定。 僵持不下之际,我参加团契的姐妹会。虽然信了主,还是坚信"万事不求人"的我,竟向一位姐妹求助:"圣经说,妻子是丈夫的帮助者。这样的时候,我该怎样帮助他?" 姐妹微笑著:"为他祷告。" 我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反问道:"怎么可能,我天天给他出主意他都不听,如果我只是一个人祷告,他更加没法从我这里得到建议,谈何帮助?" 姐妹仍旧微笑著说:"为他祷告。" 我依然疑虑不定。可是,我的坚持还是在她的微笑中瓦解了。是啊!我天天给他出谋划策,可是不但没有帮助他,反而关系僵持,与我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就尝试一下为他祷告吧。 柳暗花明 虽然我内心将信将疑,但是当我凭著信心愿意顺服下来,神的话语就开始彰显祂的大能。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不再和丈夫辩论、争吵,希望把我的见解和主张强加给他,让他"不走弯路",而是闭口不言,默默祷告,求神赐给他刚强的心勇敢地去面对困境,不要害怕,更不要自暴自弃。 奇怪,当我不再急著表明自己的意见,丈夫反倒常常主动来和我商讨,愿意听取我的建议。同时,他也开始积极地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不再抱怨不公平,或者唉声叹气了。 一天清晨,丈夫需要去和导师谈一谈。可是,约谈尚未开始,他心里却沮丧不已,因为明知结果不会如自己所愿。以前的经验告诉我,此时,任何鼓励的话都无济于事。因此,除了祷告,我没有说任何话。 没多久,接到他的电话,语气兴奋不已:"你知道今年福音营的讲员是谁吗?是一位教授。我看了,我现在所作的和他的研究课题很相似。这一定是神的提醒,我并不是毫无出路的。好了,为我祷告吧,我要去和导师谈话了。" 没容我插嘴,丈夫就挂了电话,我则是一头雾水。福音营?教授?研究方向?出路?风马牛不相及啊!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的口气充满兴奋,从前的乐观和积极似乎又重新恢复了。 后来,我才得知,原来我们每年都参加的一个福音营会,当年请来的讲员正是一位基督徒教授。 是日早晨,团契主席给大家发来"讲员介绍"的资料,丈夫漫不经心地打开邮件,却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与这位教授的研究课题有些接近,顿时信心百倍,认为这是神为他送来的"福音"。 我听了丈夫的解释,他的热情不但没有感染我,反而觉得很泄气。自认为他不够"清醒"、"冷静",属于盲目"自信":福音营的讲员,和我们最多一面之缘而已,非亲非故,怎么可能接收他去工作呢?何况,由于现任导师坚持,我们根本不可能从他那里拿到推荐信,没有推荐信,在美国找工作,谈何容易? 但我谨记教导,不争辩,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祷告。可是,很奇妙,在那天的祷告中,我心里突然充满感恩之情:我曾经费了多少口舌,做了多少努力,希望能鼓励丈夫在遭遇挫折时依然不气馁,不灰心,却无济于事。 如今,一个简简单单,与我们的现状看不到任何关联的"讲员介绍"竟能重振他的士气。这是神让我亲眼所见,并无可推诿的确认,这是神的作为! 果真,丈夫开始著手与这位教授取得联系。我虽并不看好结果,依然以祷告支持他。出人意料的事一件接一件,进展居然异常顺利。至此,我对祷告以及神的信实和带领再无疑虑。我们的生命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从前求事情成就,如今求神的旨意成就;从前求给我们所希望的,如今求给我们神认为最好的;从前求对方能听自己的建议,如今求我们能听到神的声音。 我们夫妇,就像一场游戏中的两个孩子,当交托所有的重担,愿意顺服神,便看到神为我们过关斩将,成就一件件、一桩桩"不可能"的事情。 愈是见证神的大能,我们就愈是敬畏;逾是感受祂的信实,我们就愈是顺服。四个月后,丈夫来到这位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上佳预备 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神的确为我们做了最好的预备和引领。作为营会讲员的这位教授,不仅是丈夫学术上的导师,他们夫妇更是我们俩属灵生命中的导师。 2010年,我们参加了他们带领的门徒培训。虽然信主已有几年时间,但是从未如此系统而全面地感受信仰要与生命发生关联。近距离的学习,让我们看到教授和师母是如何将神放在他们生命的首位,作为凡事的指南针,毫不偏离。 门训期间,每次小组的弟兄姐妹都彼此代祷,大家也为我丈夫完成博士后的工作后,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祷告。同样是要找工作,这一次,经济大环境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不易。但是,我们却全然没有三年前的焦虑、担心和争论。 等待的过程很长,发出去的求职信甚至好几个月杳无音讯。期间,我们向一位朋友传福音。他善意地和我们开玩笑,你们的神应该保守你们呀,快点赐你们一份工作。怎么别的非基督徒都找到工作了,你们却这么久都不见动静?若是以前,这样的问话一定会令我们无言以对。可是,现在却已经完全不被搅扰,我们笑著回答:是的,我们相信,神已经为我们预备。现在没有找到工作,那是神在为我们预留最适合我们的机会和位置。 是的,神藉著属灵长者的榜样、弟兄姐妹的代祷,让我们虽然经历漫长的等待,却毫无烦恼和担忧。重要的是藉著门训中学到的,从灵修和祷告中亲近神,一点点去除我们内心的杂质和私欲。 开始的祷告,我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求神赐给我们所希望的工作,能够兼顾家庭、工作和事奉。犹如列了一张自认为合神心意的清单,等神来签字。 可是,时日越久,我们改变了祷告,愿意交给神一张空白的纸。求神按祂自己的心意,在上面写明祂的旨意。无论带我们去哪里,我们都甘心乐意地随祂前往。 2011年3月,神赐给丈夫一份新的工作,带领我们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两次找工作,迥然不同的心境让我想起一首诗歌:多少平安屡屡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皆因未将各样事情,带到主恩座前求。 是啊!三年前,面临困境时的争论、焦虑、担心,如今看来,都是庸人自扰。当我们把一切需要交托给神,全心信靠,收获的,便是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现居加州。 蒙允转自《使者》杂志2012年3/4月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