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條例應為他者作妥協」言論惹疑慮 編輯室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下午12:48 昨日崇基神學院院牧事工主辦的「『宗教右派』:迷思抑現實」論壇上,就教內外正鬧得熱哄哄的《家暴條例》爭議作討論,有自由派立場的人士認為基督徒團體應為了讓受暴力對待者盡快得到保障而作出妥協。在場有教牧人員對此說法表示擔憂。 持保守立場的基督教團體及人士堅持,《家暴條例》所包括的範圍不應只是「婚姻」或「猶如婚姻」,而是「同一屋簷下」、即包括更多其他家居範圍內的人士。對此問題,一些基督教團體與同性戀支持團體爭持不下。 在昨日的會上,當提到對基督教團體應否在條例名稱上「妥協」的看法時,崇基神學院的龔立人教授說:「若這妥協是為了他者的緣故,是顯出他者的精神,是更顯出真理;若為堅持真理的緣故忽視他者,則可能是顯出壓迫精神。」 被問及是否同意將條例由「家庭」改為「家居」的立場時,龔立人博士說:「我的關注是受害者,問題是能否保障受害者﹖若叫『家庭』或『家居』都能保障受害者,所以我不介意名稱的改變。」他又說:「我的關注不是因為要避免衝突,或避免將條例推遲通過,而是要容許空間留待將來的討論,為了當下家庭關係裡受暴力的人盡快得到保障。」 現場有牧者回應說對龔博士「妥協」的說法感到憂慮:「我對有一點稍為不安。如果為『他者』肯妥協是真正基督教精神;如堅持真理反對『他者』不是真正基督教精神。那麼是否要妥協真理而表示對『他者』的立場﹖如果將來『他者』真的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你同意同性婚姻在香港嗎﹖」 另外一位教會執事亦表示對龔博士「妥協」、「寬容」、「胸襟」等字眼表示「不很舒服」,他說:「教會的教導是對罪人寬容,對罪則不能妥協,那麼龔教授是否覺得可以對罪妥協呢﹖」 龔博士回應該等提問時說「人生有不少妥協」,又說「真理是使人得自由,真理不是我們所講的絕對。」他表示人們對真理的絕對性是「在當下」而不是「已掌握」,或會隨著新的體驗而有所改變及有更闊的理解。 提問者會後表示認為,龔博士的回應未能令人釋懷,亦未有正面回應其問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