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裡頭,總有一些時刻好像比較容易與神相遇。事實如此。這是神命定的,並非偶然。假如你試過在破曉時禱告,你就會問自己為何那麼笨、竟然不常常這樣做。白天的繁忙喧囂裡,我們很難與神進入感通的狀態。喬治.麥當奴(George MacDonald)說過,他的思想之門若不在清晨向神大開,他一整天就要在限制中勞動——「局促於有限,為錯誤工作。」黎明的環境,與神感通,兩者的性質確能彼此配合,這不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當神的日子降臨,世上就再無黑夜,只有黎明與白晝。「並且再沒有黑夜」,神的日子中沒有沉重的張力,它是完全自由、美麗、晴朗的……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頭腦何時最清明,但如果我們把這段時間用於個人的學習,而不把它交給神,我們不但搶掠了祂,更剝奪了神在我們心中壯大其生命的機會。有人說過,我們若不祈禱,就會受苦。我懷疑這種看法。受苦的不是我們,而是我們裡面的神的生命。但當我們祈禱,把清晨奉獻給神,祂在我們裡面的生命就會成長起來,我們裡面那自我意識就會相對減弱,而基督的意識就會醒覺起來,並且越來越清明、越來越壯大了。
蒙允載自:《靈命的陶造──366日聖經默想》(Daily Thoughts for Disciples),章伯斯(Oswald Chambers)著,胡燕青譯,學生福音團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