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Sir:柠檬哲学 編輯室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下午1:08 我经常要演讲,故此我也十分喜欢看不同人士发表过的演讲辞。演讲需要很多灵感、引述很多故事、借用古人的良言,而看一个人的演讲辞亦会看到那个人的阅历、他有否逻辑思维等等。除了汲取优秀演辞的内容与铺排外,我还喜欢从演辞学习英文,很多人问我为何可以从会考取U到大学时英文取A毕业,我的答案是:我非常喜欢看英文的演讲辞,特别是有中英对照的版本,我家中也收藏了很多此类书籍。最近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一篇演讲辞,的确令我爱不释手,急不及待下载存档,再三诵读,反复思量,真想认真实践演讲辞提到的内容与表达的思想。谁的演辞有如此的吸引力?他就是香港富商李嘉诚先生。大家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叫大家成为下一个李嘉诚,我只是希望大家学习他的精神。 李嘉诚先生年青时面对不少逆境,他引用苏轼所言的"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指出他欠缺全部生活所需,他忆述小时候的生活比这句话更艰苦,他对常人对贫穷的恐惧亦感同身受,他明白没有人愿意贫穷,但对于七十年前的他而言,当年十四岁已需要照顾一家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网络,他亦曾怀疑若只凭刻苦耐劳和毅力,是否足以让他们一家人渡过难关。各位读者,相比他当年的逆境,今天的你正面对的逆境比他多吗?其实每一个年代都有每一个年代的逆境,关键是我们应抱著怎样的态度面对。纵使我们对生活有很多疑虑、面对将来有很多未知之数,但我很欣赏李嘉诚先生的积极态度。 李先生说:"无论在言谈、许诺及设定目标各方面,我都慎思和严守纪律,一定不能给人嚣惰脆弱和倚赖的印象……当机遇一现,你已整装待发,有本领和勇气踏上前路。"不断埋怨这个世界没有给你机会、不断埋怨楼价令你买不起一层楼的你,是否一个"嚣惰脆弱和倚赖"的人呢?今天一位家长向我诉苦,他的二十二岁的儿子只愿做散工、每天睡至正午十二时、家用欠奉,反倒向父母亲讨钱。就算有机会来到,试问各位年青人是否"已"整装待发? 我很喜欢李嘉诚先生所用的生动例子去形容自己一贯面对逆境的态度:"生命抛来一颗柠檬,你是可以把它转榨为柠檬汁的人。"当逆境来到,我们总会问为甚么选中我来承受,但我们会否勇敢的面对逆境,甚或更进一步是善用逆境带来的机遇呢?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分享